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求职欺诈”司法审查标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17-07-16 07:25

  本文关键词:“求职欺诈”司法审查标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应对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求职欺诈 司法裁判 劳动合同无效 解雇


【摘要】:求职者求职阶段简历造假的情形较为普遍,诸多用人单位以欺诈为由请求确认劳动合同无效,并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然而,司法实践中,法院的裁判标准却不尽相同,如用人单位是否负有的证明责任以及核实相关信息真实性的义务等。本研究认为,用人单位需证明求职者存在欺诈行为,以及自己因欺诈误导作出录用决定;而用人单位招聘阶段是否核实求职者的相关信息,不影响求职欺诈的构成,因此,用人单位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求职欺诈,并且根据司法裁判的标准做好相应的管理应对。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关键词】求职欺诈 司法裁判 劳动合同无效 解雇
【基金】:中国法学会201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项目《集体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研究》CLS(2014)D101资助
【分类号】:D920.5;D922.52
【正文快照】: 一、典型案例:“简历造假”引争议(一)案情简介2006年底,李某应聘到甲公司任部门主管,李某在《入职申请表》登记了其学历和工作经历。2007年12月,甲公司与李某续订劳动合同。2008年8月,甲公司以李某入职登记信息欺诈为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请求确认与李某所签劳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俞里江;赵艳群;;如何认定劳动者的说明义务[J];中国劳动;2010年12期

2 何小勇;张栋;;再谈如何认定劳动合同订立时劳动者的说明义务——与俞里江、赵艳群商榷[J];中国劳动;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启明;杨铁军;;我国《劳动合同法》中的告知义务研究[J];法学杂志;2012年04期

2 杜宁宁;;论劳动者之缔约说明义务[J];社会科学家;201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宁宁;劳动缔约“明示”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晓萍;用人单位知情权与劳动者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47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47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b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