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劳动法背景下企业雇佣政策选择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劳动法背景下企业雇佣政策选择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劳动法 内部劳动力市场 企业雇佣政策 实证研究
【摘要】:近些年来劳动合同签约率低,劳动合同短期化行为等问题比较突出,而且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强资弱劳的状况更加严重,收入分配差距也在拉大,资本肆意侵犯劳动者权益状况更加恶化,所以新劳动法应运而生,旨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重点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新劳动法的实施在理论界和企业实践中都有重大的影响,所以掀起了广大学者对于新劳动法研究的热潮。由于新劳动法才实施两年,所以新劳动法对于企业影响的实证研究还是较少的,新劳动法对企业雇佣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还没有,而且企业雇佣政策是内部劳动力市场构建的影响因素之一,在研究内部劳动力市场构建实证研究中,也没有学者从政策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过,所以本论文研究的课题是比较前沿的,也是有必要的。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在于了解企业雇佣政策的现状,在雇佣政策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新劳动法对于企业的影响因素与企业雇佣政策之间的相关关系。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通过研究现有文献了解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相关理论和新劳动法的进步,归纳整理新劳动法对于企业的影响因素,并研究新劳动法对于企业的各影响因素与企业雇佣政策之间的关系。在山东胶东半岛地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一手资料后,对企业雇佣政策的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对各变量和收集到的数据利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验证各个研究假设的支持度。为了鼓励企业更加规范用工,加强与员工建立长期稳定雇佣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政府、企业、工会、员工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总结了企业雇佣政策选择和调整的原则,并对以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经过以上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有:新劳动法影响了企业的雇佣政策,并对企业雇佣政策的各个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新劳动法实施后企业用工成本确实增加了,但增加幅度不是很大,并与企业雇佣政策导向建立长期稳定雇佣关系的程度之间呈现“S”型的曲线特征;新劳动法实施后企业用工风险也增加了,并与企业雇佣政策导向建立长期稳定雇佣关系的程度呈“U”型的曲线特征;新劳动法实施后企业用工灵活度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企业不太认同新劳动法实施后企业用工灵活度降低,所以用工灵活度与企业雇佣政策导向建立长期稳定雇佣关系的程度之间不相关;新劳动法实施后,企业开始规范用工,注重与员工维系稳定的雇佣关系,所以企业用工观念的转变促进了企业与员工建立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即用工观念与企业雇佣政策导向建立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的程度成正相关关系。 本文主要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本论文研究的新劳动法对企业雇佣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补充了政策对于内部劳动力市场构建的实证研究;系统梳理新劳动法对于企业的影响因素,令各位学者、政府、企业、劳动者个人对新劳动法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等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果,总结归纳企业选择雇佣政策的原则,同时也从量化的角度,给予政府、企业、工会、劳动者本人相应的启示。
【关键词】:新劳动法 内部劳动力市场 企业雇佣政策 实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5;F272.92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一章 绪论12-31
- 一、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本文的研究工作12-16
- (一)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12-14
- (二)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14-16
- 二、文献综述研究16-31
- (一) 大陆法系劳动法与英美法系劳动法比较研究16-18
- (二) 新劳动法对我国企业的影响研究18-24
- 1. 增加企业成本说18-21
- 2. 增加用工风险说21-22
- 3. 降低用工灵活度说22-23
- 4. 影响企业用工观念说23
- 5. 影响企业员工关系说23-24
- 6. 小结24
- (三) 内部劳动力市场及相关理论综述24-31
- 第二章 研究方案设计31-39
- 一、研究思路31-32
- 二、研究假设提出32-36
- (一) 因变量的提出33
- (二) 自变量的提出33-36
- 三、调查样本的确定36-37
- 四、问卷的编制37-39
- (一) 初步问卷的形成37-38
- (二) 正式问卷的形成38-39
- 第三章 实证调查的实施及分析39-58
- 一、预调查39-43
- (一) 预调查描述性信息统计39-40
- (二) 信度检验40-42
- (三) 语义效度检验42-43
- 二、正式调查数据分析43-58
- (一) 信度分析43
- (二) 描述性统计分析43-51
- (三) 相关分析51-58
- 第四章 实证分析结果讨论58-66
- 一、新劳动法实施后企业雇佣政策变化总结58
- 二、企业雇佣政策导向建立长期稳定雇佣关系程度的实证分析总结58-60
- (一) 企业用工成本因素59
- (二) 企业用工风险因素59-60
- (三) 企业用工灵活度因素60
- (四) 企业用工观念因素60
- (五) 企业工会和员工维权意识的实证调查60
- 三、研究意义60-61
- (一) 理论意义60-61
- (二) 实践意义61
- 四、研究启示61-66
- (一) 针对企业雇佣政策变化的相关建议61-64
- (二) 企业雇佣政策选择和调整的原则64-66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6-69
- 一、研究总结66
- 二、研究的创新与不足66-67
- (一) 本论文的创新点66-67
- (二) 本论文的不足67
- 三、研究展望67-69
- 附录69-75
- 附录1. 初步调查问卷69-72
- 附录2. 正式调查问卷72-75
- 参考文献75-78
- 致谢78-80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秋;;法经济学视角下的新劳动合同法探析[J];才智;2009年22期
2 梁开明;牛俊;;《劳动合同法》:规范企业用工的“法宝”[J];城市开发;2007年17期
3 吴啸虎;;劳动合同与用工风险防范[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7年09期
4 刘俐;;新劳动合同法的新规定与企业应对策略[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8年01期
5 许晓军;;工会在劳动合同法中的权利及作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6 何勤;王飞鹏;;《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用工成本的增量分析与应对措施[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郑若娟;;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进展——基于概念演进的视角[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8 田思路;;西方国家雇佣政策的现状及启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滕悦;;中俄两国劳动法若干问题比较研究[J];经济师;2007年07期
10 张凤林;就业体制改革不应忽视内部劳动力市场[J];经济学家;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喜才;我国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厉家鼎;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及其成因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2 单春明;企业社会责任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916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91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