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因工负伤的赔偿责任研究
本文关键词:劳动者因工负伤的赔偿责任研究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我国法律法规的完善,在人民权益的维护方面,更加有力度,进而为维护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因此,本文针对于劳动者因工负伤的赔偿责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进一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 重庆市巫山县人民法院第一人民法庭;
【关键词】: 劳动者 因工负伤 赔偿责任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因工负伤的主要适用范围所谓的因工负伤主要就是指劳动者在进行正常劳动的时候,由于工作中的意外导致的伤残和死亡。其因工负伤的主要适用范围有如下几个方面。(一)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是否属于工伤的问题很多劳动者在上班或者是下班的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很多人不了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琳;劳动关系特殊形态及其法律问题研究述评[J];中国劳动;2004年04期
2 陈碧贤;;工伤认定之实质性标准初探——兼论几种特殊工伤的认定[J];中国劳动;2006年08期
3 张新宝;;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与普通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J];中国法学;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秀文;;浅析保险代位权应在社会保险中运用[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李楠;;工伤保险与民事损害赔偿适用关系的法理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4期
3 李坤刚;;工伤补偿制度:起源、问题与解决[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张平华;郭明瑞;;关于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的关系[J];法律适用;2008年10期
5 吕成;陈默;;工伤认定行政诉讼的困境与出路[J];法律适用;2009年01期
6 王永亮;朱炜;;工伤保险待遇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时的救济模式选择[J];法律适用;2010年11期
7 张新宝;;设立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赔偿)基金的制度构想[J];法商研究;2010年06期
8 谢增毅;;工伤保险赔偿与第三人侵权赔偿关系的再认识——基于实体和程序的双重视角[J];法商研究;2011年03期
9 张新宝;郭明龙;;论侵权死亡的精神损害赔偿[J];法学杂志;2009年01期
10 甄增水;;劳动者因工负伤的赔偿责任研究[J];法学杂志;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小娟;李跃利;李楠;;论工伤保险与人身损害竞合的法律完善[A];京津冀和谐劳动关系论坛暨河北省法学会劳动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王亚男;外派船员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魏华;损失的转移与分散——从加害人承担到损失社会化[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立兵;大规模侵权的国家救济责任机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6 林秀丽;产品安全理念与事故责任预防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继元;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郑丽娜;双重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莫松坚;工伤赔偿与民事赔偿的竞合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斌杰;从双维视角看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的竞合[D];西北大学;2011年
5 张登;工伤赔偿与侵权赔偿竞合的法律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孟薇;工伤认定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赵太文;工伤待遇与民事赔偿竞合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田雪;人身损害赔偿的法经济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周文博;工伤补偿与民事损害赔偿竞合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倍铭;论我国工伤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孟霞;浅谈寿险个人营销体制中代理关系与劳动关系的融合[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年02期
2 陈现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若干理论与实务问题解析[J];法律适用;2004年02期
3 吕琳;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适用关系研究[J];法商研究;2003年03期
4 周开畅;社会法视角中的“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适用关系[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5 秦美兰,祝宗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处理的难点和对策[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6 唐英;公司高级职员劳动关系略论[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7 阎中兴;适应灵活就业要求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8 杨行健;灵活就业——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J];开发研究;2003年05期
9 魏建文;依法解除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劳动关系的思考[J];中国劳动;2000年04期
10 蔡颖;双重劳动关系与并轨[J];中国劳动;2001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开畅;论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的法律适用[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童贵文;从责任保险看侵权法的危机与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明;因工伤残职工享有的待遇[J];中国残疾人;2004年01期
2 沈翔;因工负伤的部分赔偿由伤者承担不妥[J];工会博览;2003年20期
3 木子;因工负伤的待遇[J];农村新技术;2004年06期
4 石言;妻子因工负伤,理应得到待遇 丈夫依法辩护,岂能随意辞退[J];劳动保护;1997年09期
5 马明生;事实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因工负伤的判定与赔偿[J];劳动保护;1999年05期
6 ;岂可将“申报”和“申诉”混为一谈[J];中国社会保障;2000年07期
7 万戈;我能得到赔偿吗?[J];劳动保护;1997年11期
8 ;这两种情况不算因工负伤[J];中国社会保障;1998年08期
9 解士义;企业这样做对吗?[J];劳动保护;2000年08期
10 ;我的医疗费用该不该报销?[J];劳动保护;200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常尚杰;;试论工伤的范围[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冯建生;;关于职工保护自身劳动权益的思考[A];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运行机制变革研讨会议论文[C];2004年
3 吴颖萍;;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法律适用的探讨[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周国锡;;证券公司破产中员工经济补偿金的支付[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华;“多活了”42小时?[N];湖南日报;2011年
2 记者 杨明清;青岛发布《劳动用工管理规范》[N];工人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定业 见习记者 胡磊;“人情假条”背后隐藏利益链[N];济南日报;2011年
4 叶和礼 木林;打工朋友,,你知道身边的权益吗?[N];山西日报;2003年
5 北京市东城区法院 康婷婷;请假不当 或许保不住“饭碗”[N];北京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娇萍 中工网记者 徐恬恬;“特殊工种职工退休待遇应提高”[N];工人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杨颖辉;轮岗还是调岗?[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8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劳动争议仲裁院 周平 张新健;报销款项还是工资收入[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9 福建省涉台法律研究中心 陈新雨;把握法律依据 维护自身权益[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10 河南省滑县法院 程永杰 郭选让;违规操作受伤维权的法律依据[N];工人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陆昌兴;解雇保护中的解雇条件:域外立法及其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芯幸;我国职工疾病收入补偿制度的社会化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3 张鑫;论劳动合同解除法律制度[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沈洋;浅议劳动合同试用期的相关法律问题[D];南昌大学;2011年
5 王叶;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者工作岗位和劳动报酬的法律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6 许勤;企业劳动争议处理制度问题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921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92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