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改进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思考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7-08-03 10:18

  本文关键词:改进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思考与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新时期 劳动争议 处理制度 对策


【摘要】:针对社会转型期劳动争议的特点,改革现行“先裁后审”的单轨处理劳动争议体制,建立“或裁或审”的劳动争议双轨处理体制;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实施必要的举证责任倒置,以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用人单位严格依法履行劳动合同,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借鉴香港的做法,建立快速处理个人劳动争议的劳动法庭等改进和完善处理制度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单位】: 南京工程学院社科部
【关键词】新时期 劳动争议 处理制度 对策
【分类号】:D922.591
【正文快照】: 随着经济结构和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进程加快,私营、民营企业迅猛发展,外商投资企业不断增多,企业劳动关系复杂多变,使我国新时期劳动争议呈现出新的特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已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导致劳动争议案件持续大幅度上升,势必影响企业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开军 ,李静 ,杨卫华;关于改进和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几点思考[J];劳动保障通讯;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莫晓唏;;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处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鑫;论劳动合同解除法律制度[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刚;对劳动保障法制工作的几点建议[J];中国劳动保障;1999年12期

2 黄龙;;落实三方原则 积极参与仲裁[J];中国职工教育;2008年06期

3 本刊编辑部;;依法更好更快地处理劳动争议——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孙宝树谈贯彻实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J];中国劳动保障;2008年02期

4 黄龙;;落实仲裁三方原则 依法履行参与职责[J];中国工运;2008年05期

5 周国良;王文珍;刘文华;王国社;王继红;;探索新时期劳动争议处理运行机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一周年专家谈[J];中国劳动;2009年05期

6 余春艳;;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缺陷及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7年06期

7 杨岚;;试析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进步与不足[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10期

8 邓冲;;我国劳动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重要意义综述[J];劳动理论与实践;2001年07期

9 凌耀松;;劳动者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弱势地位及其思考[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裴丽红;;劳动争议及劳动争议处理制度[J];中国社会保障;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天弘;;新时期党的文化现代化思想的历史演进[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戚敏;屈永鹿;;新时期化纤—纺织重组整合的几种模式[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熊幼松;;关于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和持续发展的思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4 金维克;;从“法轮功”邪教的泛滥看新时期科普工作的历史重任[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王海波;;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应注意的问题(摘要)[A];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汇编[C];2001年

6 曾念福;;谈新时期农业县图书馆的改革[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马晓河;;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A];第二届(2002年度)中国农机论坛文集[C];2002年

8 郑重;;浅谈新时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关系[A];档案工作应对入世挑战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9 解晨;;新时期临床护理教学的策略与实践[A];全国护理行政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0 齐国新;何青贤;;新时期小康文化建构谫见[A];群众文化论丛(18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勤;全省医疗废物处理制度普遍建立[N];辽宁日报;2007年

2 记者 张洪瑛;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N];人民代表报;2007年

3 刘宇;领导干部多占多购住房:退房或补款[N];山西日报;2005年

4 陈洪斌;现行交通事故处理制度存在缺陷[N];江苏经济报;2007年

5 胡秀军;霍市五项制度安商抚商[N];通辽日报;2006年

6 高春宽;罚没商品岂能“一毁了之”[N];烟台日报;2006年

7 河南科技学院党委书记 朱海风;新时期大学校长角色如何定位[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记者 卢建宁 实习生 杨和奎;不断提高素质做新时期合格农村基层干部[N];广西日报;2005年

9 李世平(作者单位:常宁市一中);新时期师德失范现象及对策[N];衡阳日报;2005年

10 刘亚玲;把好“五关” 锻造新时期合格党员[N];唐山劳动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鹏辉;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2 陈振华;中国新时期小说反讽叙事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淑华;新时期中俄林业经贸合作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4 彭庆文;新时期中国大学体育角色定位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5 朱泾涛;新时期中俄经贸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晓灵;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王歆;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的历史考察[D];南开大学;2009年

8 陈宝峰;新时期山西省农机化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谢维强;新时期知青小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敬辉;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雪梅;新时期我国道德评价标准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周彬;论新时期军校学员价值观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吴松波;新时期统一战线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河南大学;2009年

4 杨晓梅;新时期黄石招商引资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刘松林;论新时期民办教育政策的变化及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杨爱华;新时期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于欣欣;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性思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徐峰;新时期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思考[D];西南大学;2006年

9 李璐;新时期我国受众调查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魏景刚;新时期我国农业推广工作创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13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613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0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