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我国“过劳死”立法初探

发布时间:2017-08-03 12:25

  本文关键词:我国“过劳死”立法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过劳死 工伤 职业预防


【摘要】:近几年,"过劳死"现象不断发生,并日益引起世人关注。遗憾的是,我国现行法并无"过劳死"规定。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我们需要对"过劳死"现象进行立法,以维护劳动者权益。借鉴部分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过劳死"的相关立法,我国"过劳死"立法宜着力于"过劳死"构成要件、"过劳死"认定程序、"过劳死"责任承担和"过劳死"职灾预防。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过劳死 工伤 职业预防
【分类号】:D922.58
【正文快照】: 自2000年我国首例“过劳死”案在上海静安区法院开庭审理以来,“过劳死”现象日益引起世人关注。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过劳死”现象似乎有增无减。例如,2003年戴尔公司员工郑杰在加班时突然倒地,50多天后逝世;2004年打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建军;;探析高校中青年教师“过劳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谭浩娟;;工伤保险三大功能中预防地位的演进[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5年04期

2 李坤刚;;工伤补偿制度:起源、问题与解决[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罗英姿;;对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几点认识[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班金云;;工伤事故中侵权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补偿如何适用[J];前沿;2006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碧贤;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2 李国阳;工伤侵权责任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3 董秀娟;论农民工的劳动权[D];吉林大学;2005年

4 吕建萍;工伤损害救济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杨曼丽;论休息权[D];武汉大学;2005年

6 王思思;职业灾害所指劳动者人身伤亡的赔偿与补偿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王璐;中国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任峰;论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D];山东大学;2006年

9 涂俊;工伤救济惩罚性赔偿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邢永忠;工伤救济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清;;日本企业中的“杀手”——过劳死[J];国际展望;1990年10期

2 梦月;罗路;;日本的过劳死[J];世界知识;1992年16期

3 鲍刚;“过劳死”与日本的企业经营[J];日本学刊;1993年02期

4 ;咨询台[J];中国劳动;1994年06期

5 兰红宇;朋友,当心“过劳死”[J];光彩;1994年09期

6 陈鸿斌;漫议日本的“生活大国”取向[J];国际展望;1994年18期

7 屠金琳;谁在乎部属的忙碌[J];中国科技产业;1995年06期

8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条例》正在加紧制定[J];劳动保护;1995年03期

9 李红旗;日本人在变高变胖[J];世界文化;1995年03期

10 ;《劳动法》配套规章出台[J];经营管理者;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敏;孟庆春;;《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后的问题与思考[A];中国金属学会2004’冶金安全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周华中;;体现工伤预防功能是工伤保险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夏胜海;郑送平;李强锋;;过劳死[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王士伟;于川;郭志辉;张业良;;建立、实施现代OSHMS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实力——国航股份工程技术分公司成都维修基地OSHMS的建立与实施[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周华中;;关于工伤保险制度受惠人群的研究[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牛淑贤;;从班古拉事件看工伤事故责任的承担[A];山东体育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文仁旺;文冠生;;乐平矿务局工伤保险属地管理的实践与探索[A];江西省煤炭工业协会、江西省煤炭学会2007年工作暨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8 王喜太;;我国康复辅具十年的发展和展望(提纲)[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万成略;;工伤保险行业差别费率的统计数据聚类分析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10 危旭芳;;广东流动劳动力社会保障问题研究[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实习生 周雨;慢性疲劳亮起红灯[N];科技日报;2001年

2 蒲昭和;青壮年“过劳死”的特征和预防[N];中国体育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刘丽萍;过劳:逼近中关村精英[N];北京科技报;2002年

4 傅白水;白领 谨防心理过度疲劳症[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王研;CFS至今没有一种特效药[N];辽宁日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吴亚明 陈晓星;遭遇暖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7 屈祖商;韩国的工伤保险制度[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8 杨立新;2003年热点民事案件回顾与点评[N];检察日报;2003年

9 施嘉奇;“过劳死”亟待身份认证[N];文汇报;2003年

10 施嘉奇;休息,,应纳入绩效考评[N];文汇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玉;“过劳死”问题的法律调整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2 汪飞;“过劳死”的法律规制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14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614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7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