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时与工资折算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3 23:16
本文关键词:工时与工资折算问题研究
【摘要】:中国劳动领域的矛盾日益突出,劳动争议的“井喷”提醒我们除了应当关注宏观制度设计的合法性外,还应深入研究微观操作层面的问题以验证制度设计的合理性,从而避免因制度设计本身的不合法、不合理而产生的矛盾。回顾我国工时制度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到长期以来,我国工时与工资折算一直存在着“合法性”和“合理性”的问题。本文试从“合法性”与“合理性”两个角度入手,对工时与工资折算的制度进行分析与研究,探求矛盾的根源及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对近年来我国劳动领域的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并指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分析文章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同时对国内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 第二部分是对我国工时标准历史演变的简要介绍,为后文的分析作铺垫。 第三部分是工时与工资折算的合法性分析,对《劳动法》和劳动部的规定进行对比,研究合法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介绍各地对合法性问题的态度、采取的措施以及劳动部最终的选择。 第四部分是工时与工资折算的合理性分析,通过对事假工资、特殊工时制工资、最低工资等几个微观问题的研究,分析工时与工资折算存在的合理性问题。 第五部分是折算矛盾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找出矛盾产生的根源,并寻求解决方案。
【关键词】:工时 工资 工时制度 工资制度 折算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导言9-14
- 一、论文的选题背景9-10
-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10-12
- 三、基本概念12-13
- 四、文献综述13-14
- 第一章 工时制度的历史演变14-18
- 第一节 旧中国工时制度的历史演变14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工时制度14-18
- 一、改革开放前的工时制度14-15
- 二、改革开放后至2008 年的工时制度15-18
- 第二章 工时与工资折算的合法性分析18-29
- 第一节 《劳动法》的规定18-20
- 一、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按月发放18
- 二、法定休假日应当支付工资,,未规定日工资按工作日折算18-19
- 三、法定休假日工作应当支付三倍工资19-20
- 第二节 劳动部的规定20-22
- 一、法定休假日非工作日20
- 二、日工资按工作日折算20-21
- 三、法定休假日加班支付三倍工资21-22
- 第三节 劳动部的规定和《劳动法》的条文冲突22-23
- 第四节 部分地区采纳了劳动部的规定23-25
- 第五节 工时标准的调整模式选择25-29
- 一、上海模式25-26
- 二、深圳模式26
- 三、劳动部的模式选择26-29
- 第三章 工时与工资折算的合理性分析29-40
- 第一节 工时与工资折算标准脱离实际29
- 第二节 具体表现29-40
- 一、事假工资的计发、计扣29-33
- 二、特殊工时制中工资的计算33-35
- 三、工时与最低工资的发放35-40
- 第四章 折算矛盾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40-46
- 第一节 折算矛盾产生的原因40-42
- 第二节 解决方案42-46
- 一、以每月实际天数计发工资42-44
- 二、以小时工资标准计发工资44-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50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0-51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雪莲;船员工时及工资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16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616770.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