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劳动法律调整方式从一元化向多元化的转变——以家务服务员的劳动保护为视角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劳动法律调整方式从一元化向多元化的转变——以家务服务员的劳动保护为视角
【摘要】:家庭服务工作在当今经济和整个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家务工作也是最不稳定、低报酬和没有保护的就业形式之一,家务服务员劳动权益保护被排除在劳动法律之外。改变当前家务服务员权益保护的脆弱状态,改善家务服务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应当重新定位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范围,构建多元的调整方式,制定专门的家务服务员劳动权益法。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家务服务员 劳动法 劳动关系 调整方式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家务服务员的权益保护现状(一)家务服务业的特点从2010年国际劳工大会第99届会议决定“将‘家庭工人体面劳动’的项目列入大会第100届例会的议程,进行第二次讨论,以便通过一项全面的标准”以来,家务服务员的劳动权益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特别关注。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家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大武;;理念与选择:劳动法如何照耀家政工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2 黎建飞;;劳动法调整对象是劳动行为[J];中国劳动;2006年01期
3 胡大武;;我国发达地区家政服务员劳动权益保障的法律思考——基于深圳市的实证分析[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Z1期
4 魏静;;论我国家政工人劳动权益立法保护模式之选择——基于家政工作的特殊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李军峰;;我国家政服务业的正规化策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王娇萍;[N];工人日报;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丽;;我国反就业性别歧视之立法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2 叶必丰;;宪政行为与行政行为[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1期
3 韩春晖;;民主:一种世俗化的实践理性——评熊彼特的民主观兼谈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4 杨正喜;潘军;;新时期我国产业行动及其法律规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徐妍;;欧盟劳动法在欧盟政治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J];比较法研究;2008年01期
6 谢增毅;;劳动关系的内涵及雇员和雇主身份之认定[J];比较法研究;2009年06期
7 胡岩;;比较视野下财团法人概念辨析[J];比较法研究;2011年05期
8 杨樝;;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完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于兆波,马鸿燕,马大宇,马蕾;依法治校背景下的高校工会[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盖威;;完善我国劳动立法的若干对策与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万一;李秀文;;论职工(劳动者)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杨俊青;卫斌;夏晓莎;; 山西非国有企业劳资关系问题调查研究报告[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3 刘平;江子浩;黄震;吴勤民;李瑜青;李萍;王松林;程彬;史莉莉;叶慧娟;陈琦华;赵斌;;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A];2008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8年
4 黄钰;刘晓明;关保英;戴建平;张宪民;裘国梁;吴祖强;刘伟东;吴薇;朱永康;陆敬波;崔凯;姜国栋;罗欣;金苗林;张福祥;;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行政管理关系研究[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5 徐元善;孙台维;;市民社会视阈下我国乡镇政府决策伦理的构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吕景春;;和谐劳动关系的“合作因素”及其实现机制——基于“合作主义”的视角[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7 徐银华;;论行政不作为的法律控制与私有财产权保护[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曾竹;;论市县政府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法治保障[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胡芬;;服务型政府与就业服务权保护[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卿涛;杨丽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的理论模型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周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动契约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微波;利益分析视角下的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龙帝(Mr.Vitoonthep Nawadejo);劳动规章制度立法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蒋阳飞;我国就业公平及其制度保障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何勤;北京中小企业劳动关系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9 唐海秀;促进我国家庭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10 诸彦含;员工交换关系感知对个体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我国经济性裁员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原;解雇事由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黄学军;罢工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陆静;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柯振兴;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郭静薇;我国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吴松恩;雇主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徐文婷;企业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袁洪君;企业劳动规章合法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凌湛;事实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福雯;家政从业人员的安全与权益保障的缺失[J];安全;2005年04期
2 罗君丽;;我国家政服务交易中的信任危机探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曾向东;家政服务公司:从传统模式中突围[J];社区;2004年15期
4 胡大武;;台湾地区家政工人劳动权益保护法律实践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0年06期
5 郭姝姝;熊英;;浅论如何加强中国家政业规范化建设[J];台声.新视角;2005年06期
6 周建新;周大鸣;;保姆的群体特征研究——中国东南沿海散工典型个案研究之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3期
7 吴晓娟;温州家政服务业的调查与思考[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霞;;美国与德国劳动法律体系概述与比较[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2 刘杰锋;刘大权;;回顾与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出台侧记[J];劳动理论与实践;1994年09期
3 史探径;; 第六讲 劳动法[J];经济管理;1986年03期
4 刘继臣;建立健全劳动关系法律调整体系[J];中国工运;1999年12期
5 祝传孝;;非公有制企业如何用好《劳动法》[J];企业家天地;2002年07期
6 ;“2007年度十大劳动维权案件”评选揭晓[J];职业;2008年07期
7 汤涌;;法律盲区下的弱势群体[J];新世纪周刊;2007年21期
8 胡连松;;学习宣传贯彻劳动法律 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J];江淮法治;2008年10期
9 黎建飞;劳动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J];法学杂志;1994年03期
10 丁胜如;;劳动之三国演义[J];当代工人;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园;;完善劳动关系管理制度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唐元;;国企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主要做法、问题和建议[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3 彭伟中;;商业秘密及其在劳动关系领域的保护[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4 叶青华;叶坤;付清林;;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我市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现状及对策探析[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祖平;;劳动关系领域的政府定位[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6 陈诗达;;2006浙江就业报告——劳动关系问题研究 摘要[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7 王健;;劳动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再论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诗达;;市场化进程中的劳动关系变迁[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9 赵林中;;浅议和谐社会与和谐劳动关系[A];提升核心竞争力——浙江省经营管理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汇集[C];2005年
10 陈诗达;;导论:和谐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和谐的基础[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胡连松;学习宣传贯彻劳动法律 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N];安徽日报;2008年
2 刘志明 记者 闫雪峰;香坊命名25家劳动关系和谐企业[N];黑龙江日报;2007年
3 陆占奇;立法规范是和谐发展的必要前提[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4 张亚男 马泾洋;开发区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N];北方经济时报;2006年
5 通讯员 郑海涛;顺义设立劳动关系预警和突发事件报告制度[N];北京日报;2007年
6 崔伟华 山东省泰安市委党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厘清两个问题[N];中国改革报;2010年
7 邓强 宝珠;我市部分企业获省市表彰[N];连云港日报;2007年
8 田享华;劳动关系大热新法次第“亮相”[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9 倪合才邋万全法 张道晶;莱西首家劳动关系管理委员会运行良好[N];青岛日报;2007年
10 董利伟邋丁吉涛;山东网通大力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N];人民邮电;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勤;北京中小企业劳动关系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2 李亮山;我国劳动关系政府规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田巍;和谐劳动关系的政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4 高新会;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D];暨南大学;2006年
5 梁茵;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龚基云;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东昱;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的工会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高杰;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吴同;以法治劳?[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秋福;论行政权介入劳动关系的界限及方式[D];广东商学院;2011年
2 柯四海;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3 徐立新;论事实劳动关系当事人的权益保护[D];郑州大学;2004年
4 解立峰;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郑慧琴;当代中国劳动关系法制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闫明超;社会性规制框架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7 黄春伟;基于契约分析的劳动关系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8 陈刚;河南省通信公司劳动关系改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9 王言斌;劳动争议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10 钱斐;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及其法律调整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617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617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