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合同法》的伦理意蕴
本文关键词:论《劳动合同法》的伦理意蕴
更多相关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劳动关系主体 道德性 劳动者权益 用人单位 伦理意蕴 以人为本 爱岗敬业 企业 道德要求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学者们从很多角度对其进行了评论,如企业的发展、法律体系的健全、社会保障的完善,等等。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还包含着丰富的伦理意蕴:以人为本是它蕴涵的人文道德要求;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它蕴涵的道德目标要求;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它蕴涵的道德责任要求;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它蕴涵的道德原则要求;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使劳动者爱岗敬业,是它蕴涵的职业道德要求。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劳动关系主体 道德性 劳动者权益 用人单位 伦理意蕴 以人为本 爱岗敬业 企业 道德要求
【分类号】:D922.52
【正文快照】: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性劳资关系向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化、市场化、利益化劳资关系转型,中国的一些中小企业利用廉价劳动力优势,成为发达国家工业的生产制造基地,进而各种侵害劳动者权益,诸如劳动合同短期化、滥用试用期、设立高额违约金、规避社会保险、限制劳动者离职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士贵;劳动关系主体的作用在变化,而法律没有变化[J];管理科学文摘;1998年09期
2 张三元;实践的道德与道德的实践——论实践的道德性[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卜建华,邓海吉;社会转型期的财富认同和道德性财富[J];兰州学刊;2004年04期
4 贾利民;儒家思想文化之超道德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张安柱,史松波;试论经济理性行为的道德性[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刘宝村;忧患意识与儒家道德性特征的形成[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7 ;企业经营的两个道德性假设[J];中华儿女(海外版);2001年04期
8 高爱娣;;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理论概述[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马建军,李萍;改革现行会计体系确保劳动者权益[J];平原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10 柏树义,张天虹;法治的道德性[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诗达;;劳动关系协调中的工会组织[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2 徐国君;;论劳动者权益会计[A];纪念房地产开发会计学术委员会成立十周年论文集[C];2004年
3 历正贤;;试论劳动者权益参与企业利润分配[A];纪念房地产开发会计学术委员会成立十周年论文集[C];2004年
4 陈诗达;;非正规就业中劳动关系协调发展对策思考[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5 R轚S明;;商im行p嚎蒫∮玫牡赖录躨薣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商业道德的挑战——1996商业道德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6 李业兴;;劳动者权益保障与经济发展环境优化[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我国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关系发展趋势与展望[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8 ;我国职业技能开发趋势与展望[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9 梁智;;劳动争议案件的分类以及办理该类案件的相应法律依据[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李哲承;;儒家对在追求利益的社会中出现的矛盾圿突问题的观点[A];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四)[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春锦;愿您拥有一双“慧眼”[N];农民日报;2009年
2 记者 高路;劳动者权益不能遇危机[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记者 朱海斌;践行科学发展观保障劳动者权益[N];吐鲁番报(汉);2008年
4 记者 王pだ,
本文编号:625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625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