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市场违法成本和违法收益关系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劳动市场违法成本和违法收益关系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纠纷 劳动市场 主要劳动市场 次要劳动市场 违法成本
【摘要】:一般来说,劳动纠纷大多是劳动者(弱势群体)的权益受到侵害而与用人单位产生分歧所引发的。用人单位之所以在用工过程中采取违法行为,主要与其考虑劳动成本连同深受"经济人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市场规则影响和追求密切相关。而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侵害自己正当利益时,大多都不能有效维护其合法权益。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健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相关法理问题。
【作者单位】: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关键词】: 劳动纠纷 劳动市场 主要劳动市场 次要劳动市场 违法成本
【分类号】:D922.5;F249.2
【正文快照】: 一、我国劳动市场现状与法律保障制度(一)我国劳动市场现状劳动市场是一种交换劳动力资源的场所,亦即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与生产经营中使用劳动力资源的经济主体之间进行交换的场所,它所反映的是通过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一种经济关系。劳动市场的交换关系,主要表现为劳动力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丽;;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经济学分析[J];北方经济;2006年02期
2 梁芬莲;会计执法存在的问题与执法配置的经济学分析[J];商业研究;2004年21期
3 何筠;论非公有制经济劳动关系及其协调[J];商业研究;2005年14期
4 胡安荣;企业拒绝女大学生的经济学分析——贝克尔歧视理论的拓展和运用[J];财经科学;2004年04期
5 许经勇;黄焕文;;中国特色城镇化、农民工与劳动密集型产业[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12期
6 罗明忠;商业银行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分析[J];金融论坛;2004年11期
7 许经勇,曾芬钰;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分割[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8 许经勇,曾芬钰;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分割[J];当代财经;2000年08期
9 何晓琦;最低工资政策的影响及确定[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杨春瑰;我国劳动歧视现象成因分析[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申丹虹;;新自由主义、劳动力市场与收入不平等[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谌新民;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2 李严锋;复合型商业业态及其供应链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程宏伟;隐性契约与企业财务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4 郭继强;劳动供求状态:基于向下倾斜劳动供给曲线的理论与经验[D];浙江大学;2005年
5 谢嗣胜;劳动力市场歧视研究: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D];浙江大学;2005年
6 姚宇;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赵耀;中国劳动力市场雇用岐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任红艳;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适度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刘强;我国信息化进程中的劳动就业[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10 张力;我国公务员工资收入决定机制转换[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昌来;证券内幕交易及其法律规制[D];安徽大学;2002年
2 王岩;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行为法律规制的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3 陆健飞;我国证券市场违法成本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4 潘昀;创业板保荐人制度之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刘丰收;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6 张玉华;偷税的法律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7 刘学;薪酬体系优化与员工激励[D];吉林大学;2004年
8 李钢;失业治理与政府选择[D];吉林大学;2004年
9 蔡琛;劳动市场网络化:有关工作搜寻与决策[D];汕头大学;2004年
10 黄芳;我国大学毕业生过度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步忠;;步步为营构筑劳动纠纷防火墙[J];人力资源;2011年07期
2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J];农民文摘;2006年11期
3 陈洁;;论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及法律防范[J];中国商贸;2011年20期
4 王伟锋;;对经济补偿金制度探究[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年02期
5 山川隆一;李韧;;投资中国的企业和劳动法[J];国际经贸研究;1998年01期
6 田亦姗;;劳动合同,你签了没有?[J];中国就业;2000年09期
7 邹静霞;;我国大专院校劳动关系问题及对策思考[J];当代经济;2011年12期
8 李齐放;刘红珍;;企业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风险及其应对[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7期
9 蓝寿荣;;劳资和谐与政府职责[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07期
10 刘源;;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完善[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磊;;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缺陷分析与重构[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黄玉华;;劳动争议及其预防[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许秀珠;;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法理学分析[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卢纯佶;;对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的思考[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四辑)[C];2005年
5 王海青;;化解劳资纠纷怎样“出牌”[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6 陈玉萍;朱世龙;;浅谈解决劳资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之集体谈判[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邱小平;;新时期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A];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0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8年
8 叶青华;叶坤;付清林;;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我市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现状及对策探析[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杨婉婷;;劳动争议的预防和处理[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10 关勇;;从劳动争议谈劳动者权益保障[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炽;全国法院劳动纠纷逐年多[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2 本报记者 戴谦;探索和谐化解劳动纠纷[N];青岛日报;2010年
3 首席记者 王仪 通讯员 李浩南 孙磊;西山区成立全省首家劳动纠纷“调委会”[N];昆明日报;2010年
4 记者 曹雷;三类劳动纠纷成近期焦点[N];济南日报;2011年
5 吴学安;化解劳动纠纷的“当家法”[N];人民代表报;2011年
6 记者 瞿学江 实习生 张远;1500余农民工劳动纠纷得解[N];宁夏日报;2011年
7 赵彦军 魏建君;将各类劳动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8 叶光;打工遇到劳动纠纷该咋办[N];法制日报;2003年
9 河北省邢台市劳动局 王儒厚;做好三方面工作 减少劳动纠纷[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10 文青;五种劳动纠纷法院要受理[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岸峰;郑州市劳动纠纷中利益冲突及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李雪;一起劳动纠纷案件的分析与思考[D];兰州大学;2012年
3 吴福常;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重构[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4 惠微;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探索[D];西北大学;2011年
5 尹艳芬;从劳动纠纷个案谈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缺陷与完善[D];兰州大学;2010年
6 王龙;劳动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沈少蔚;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任昊维;建立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我国的政府行为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9 韩雪;我国劳动法法益结构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10 许琼;和谐社会中弱势劳动者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905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790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