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的延续——以常德沃尔玛集体劳动争议为例
本文关键词:团结的延续——以常德沃尔玛集体劳动争议为例
【摘要】:本文以常德沃尔玛集体劳动争议案件为例,借用社会运动理论中的框架构建论以及资源动员论,对工人团结延续之过程作一阐释,并揭示工人团结延续对集体劳动争议解决的影响。最后对劳资政三方应在集体劳动争议中扮演什么角色推动争议合理解决稍加讨论。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关键词】: 团结 延续 框架构建 资源动员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自2008年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劳动争议出现了井喷式爆发,其中不乏影响较大的集体劳动争议。特别是2010年的“南海本田”事件,被认为是我国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标志性事件。常凯教授认为:在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力量和两种途径,一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依法处理好劳动争议[J];中国工运;1994年11期
2 ;学徒期内结婚引起的劳动争议[J];人才资源开发;2005年07期
3 ;中央人民政府劳动部关于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规定[J];山东政报;1950年11期
4 宋敏生;;浅议预防劳动争议的对策[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5 ;因工伤处理发生争议如何处理[J];中国劳动;1996年06期
6 ;劳动争议篇(续)[J];中国工运;1996年05期
7 宋新平;论劳动争议受案范围法规的完善[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8 高霖,苏海刚;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探讨[J];中国劳动;2000年08期
9 徐智华;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法学评论;2003年06期
10 梁健康;对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国劳动;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玉华;;劳动争议及其预防[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章群;邓君韬;;区域合作下内地与香港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探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3 关勇;;从劳动争议谈劳动者权益保障[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潘旦;;金融危机背景下私营企业劳动争议研究——以温州市为例[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5 林磊;;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缺陷分析与重构[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张兆国;;是劳动合同关系还是借用关系——从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谈起[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孙为新;;浅析劳动合同中约定条款的法律效力[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蒋德华;;论非法用工主体的法律责任[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9 邱小平;;新时期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A];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0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8年
10 潘耀丹;;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征文选[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娜;论我国劳动争议分类处理机制[D];青岛大学;2010年
2 聂正康;我国劳动争议的影响因素和处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李华武;我国劳动争议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4 初征;吉林中央储备粮企业劳动争议的内部预防与处理[D];吉林大学;2011年
5 韦凤泉;劳动争议裁审模式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兰博;我国劳动争议基层调解制度重构[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7 韩笑;我国劳动争议裁审关系比较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梁曼咏;劳动争议的分类调处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9 刘至政;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10 李正园;对劳动争议裁审模式的改良[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01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01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