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劳动法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6 02:40
本文关键词:中韩劳动法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法 勤劳基准法 劳动合同法 国际劳动组织 企业
【摘要】: 一、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世界经济向前发展,全球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潮流,由此也给法律的发展带来了广阔前景,劳动法研究也因此而更加繁荣。在开放的社会和世界性的经济环境下,探讨劳动法律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中韩两国的劳动法的发展和研究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大韩民国劳动法的比较来认识一下两国的劳动法律和向后两国劳动法律的世界化发展办法。 二、基本内容 劳动法是中国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并且独立的法律部门,在规范劳动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为了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综合性法律的基础上,2008年制定、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特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出台之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立法焦点主要注重于企业的经营效率。不过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把劳动者划分为“社会的弱者”而且新法的立法焦点主要是保护“社会的弱者”的权益以及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中国劳动关系的调整具有深远影响。 韩国不存在单一的劳动法,许多法案中包含了有关劳动关系基本问题的规定,比如劳动报酬、劳动时间、解雇限制等最低劳动条件的《勤劳基准法》;有关对劳动者的损害补偿的《产业灭害补偿保险法》;有关保障劳动者的雇佣安全及失业工资内容的《雇用保险法》;有关最低工资标准内容的《最低赁金法》;以及有关劳动者工会性质的组织及劳动争议内容的《劳动组合法》和《劳动关系调整法》。韩国《勤劳基准法》出台之前韩国有关劳动关系的法案数量已经达到了32个,这些法案总体上构成了韩国“劳动法",不过在韩国一般把《勤劳基准法》视为国际上的劳动法。由于中韩两国的基本政策、政治制度和经济管理体制不同,中韩两国有着不同的法律基础,因此劳动关系的法律体系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别。 所以本文着重分析最近比较热门的中国现行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对比中韩两国劳动立法基本权利与劳动法律、阐述企业及劳动者的影响,并且进一步分析中韩两国的劳动法的现况及差异点。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出台带来的变化内容和影响的解读,以及对中韩现行劳动法律的比较,对两国之间的投资企业对两国劳动法律的了解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劳动法 勤劳基准法 劳动合同法 国际劳动组织 企业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12.5
【目录】:
- 摘要4-8
- 前言8-9
- 第一部分 劳动法律体系比较及劳动立法基本权利比较9-13
- 一、中韩两国劳动法律体系比较9-10
- 二、中韩两国劳动立法基本权利比较10-13
- (一) 劳动权利和义务10
- (二) 结社,言论自由10-11
- (三) 男女平等和民族平等11
- (四) 物质帮助的权利11
- (五) 其他权利11-13
- 第二部分 劳动法与相关法律关系比较13-27
- 一、中国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13-18
- (一)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联系13-14
- (二)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区别14-16
- (三) 劳动合同法的特点16-17
- (四)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法的完善17-18
- 二、韩国劳动法与勤劳基准法18-19
- 三、韩国勤劳基准法和中国劳动合同法19-24
- 四、中国劳动法与国际投资24-27
- 第三部分 劳动立法与公约27-34
- 一、国际劳工组织27-28
- (一) 国际劳工组织27-28
- (二) 中国与国际劳动组织28
- (三) 韩国与国际劳动组织28
- 二、国际劳动立法28-34
- (一) 国际劳动立法28-30
- (二) 两国与劳动立法30-31
- (三) 劳工标准31-34
- 第四部分 中韩两国劳动法的发展办法34-36
- 一、中国两国劳动法的发展方向34-35
- (一) 劳动法的国际化、普遍化和统一化问题34
- (二) 劳动法应当从民法中摆脱出来34
- (三) 急需劳动标准的法律化34
- (四) 从理想到实践的转化34-35
- 二、中国劳动法发展成就35-36
- 结论36-37
- 主要参考文献37-39
- 后记39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邱静;坦桑尼亚劳工法及其对中资企业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01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01732.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