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关于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体制模式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9-06 20:07

  本文关键词:关于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体制模式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争议案件 体制模式 当事人 仲裁机构 仲裁委员会 劳动保障 兼职仲裁员 向法院起诉 申请仲裁


【摘要】:
【作者单位】: 江苏省姜堰市邮政局
【关键词】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争议案件 体制模式 当事人 仲裁机构 仲裁委员会 劳动保障 兼职仲裁员 向法院起诉 申请仲裁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当前,劳动争议数量大幅度上升,在争议起因、争议类型和争议内容及标的等方面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给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带来了新课题。本文就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体制如何适应新形势变化谈一点看法。一、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体制现状及弊端根据《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宁市举办2010年劳动争议仲裁员培训班[J];人事天地;2010年23期

2 李国君;;维权路上,我为你保驾护航——记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柳州市劳动争议仲裁院[J];人事天地;2011年01期

3 霍起迈;;《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我国劳动争议产生的影响[J];工会博览;2011年09期

4 张焰;;劳动合同争议案件中用人单位常见败诉点解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5 杨会山;;谈规范双重劳动关系[J];中国劳动;2011年07期

6 立花聪;;劳动合同的后合同义务浅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7 贺玲;;彝族民间德古调解在劳动争议纠纷解决中的适用研究[J];民族学刊;2011年02期

8 蔡成平;;劳资关系法律规范的历史演变与改革论争——历史与理论的宏观分析[J];时代法学;2011年04期

9 陈廷元;刘曙光;;和谐劳动关系 维护一方稳定[J];中国就业;2005年02期

10 冯光春;;劳动争议中的工资界定伤了谁[J];人力资源;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玉华;;劳动争议及其预防[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徐汉友;;重视医务工作者的劳动保障,为人民健康做贡献,一案例分析[A];中国西部第六届营养与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章群;邓君韬;;区域合作下内地与香港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探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4 关勇;;从劳动争议谈劳动者权益保障[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潘旦;;金融危机背景下私营企业劳动争议研究——以温州市为例[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6 白保群;;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异同[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吕金朝;;劳动争议纠纷仲裁案件的时效问题[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李德玲;;浅析劳动争议纠纷仲裁案件的时效[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陈玉萍;;劳动争议纠纷仲裁案件的管辖问题——建立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上“双轨”管辖体系的可行性[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林磊;;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缺陷分析与重构[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莜艾;如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N];检察日报;2001年

2 杨维松;怎样写劳动争议仲裁申诉书?[N];工人日报;2004年

3 记者 高云;劳动争议仲裁队伍亟待加强[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4 ;青岛市劳动争议仲裁院成立[N];青岛日报;2005年

5 王杰;对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思考[N];工人日报;2004年

6 韦宝志邋吴利民;印江成功仲裁一起劳动争议[N];铜仁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裴睿;劳动争议仲裁院首例案件昨日开庭[N];成都日报;2008年

8 刘璐 记者 王双;全省劳动争议疑难案例研讨会在盘召开[N];盘锦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严峻嵘;解决劳动争议别有途径[N];人才市场报;2008年

10 记者 周建越 通讯员 王利群;劳动争议一半靠调解结案[N];苏州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金哲;休息权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朱剑宇;中国劳工权益保障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3 滕腾;我国就业歧视抑制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在范;俄罗斯劳动法利益平衡理念的实现机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然;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评价及其完善[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2 宋军发;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3 王丽明;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改革与完善[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丽娜;论我国劳动争议分类处理机制[D];青岛大学;2010年

5 邹颖;浅析沈阳市劳动争议仲裁中的问题与对策[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聂正康;我国劳动争议的影响因素和处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颜浩;论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中的调解[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李华武;我国劳动争议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9 邹颖;浅析沈阳市劳动争议仲裁中的问题与对策[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初征;吉林中央储备粮企业劳动争议的内部预防与处理[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05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05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6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