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群体纠纷诉讼解决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22:30
本文关键词:劳动群体纠纷诉讼解决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群体性纠纷 示范诉讼 立案策略 解决机制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迅速发展,群体性劳动纠纷案件的出现率逐年攀升,纠纷形式越来越多,社会影响越来越广泛,纠纷解决越来越急需。诉讼解决机制作为解决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在预防和解决劳动群体纠纷的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 为了应对日益频发的劳动群体性纠纷,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建构相应的的劳动群体性诉讼解决机制。由于法律体制、传统文化及现实国情的差异,各国在诉讼模式的选择上各有不同。美国采取的是集团诉讼模式,德国采纳的是团体诉讼模式,日本选择的是选定当事人模式,而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是代表人诉讼模式。事实上,中国对原有的代表人诉讼规定内容粗糙,导致其可操作性不强,实际履行中存在诸多障碍。目前,我国的很多劳动争议纠纷并不能快速和有效的解决,对社会秩序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最大限度的化解群体性纠纷,实现社会的安定,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诉讼解决机制刻不容缓。本文旨在解答“究竟什么才是最适合我国的劳动群体纠纷诉讼解决机制?”这一问题,通过对国内外既有的劳动群体诉讼模式的比较介绍,,详细对比它们在各自的适用条件和特点方面,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和问题,给我国解决劳动群体性纠纷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作者通过实际调研方式研究我国基层法院目前采取的解决劳动群体纠纷实践策略,对比示范办案策略的优势,从而突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示范诉讼是解决我国劳动群体纠纷的最有效方式,并提出构建劳动群体示范诉讼模式的思路和努力方向。
【关键词】:劳动群体性纠纷 示范诉讼 立案策略 解决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5;D925.1
【目录】:
- 内容摘要3-4
- ABSTRACT4-10
- 引言10-12
- 第一章 劳动群体纠纷及其解决概述12-18
- 一、 劳动群体纠纷概况12-14
- (一) 劳动群体纠纷概念和分类12-13
- (二) 劳动群体纠纷特征13-14
- 二、 劳动群体纠纷解决存在问题14-16
- (一) 劳动者文化程度偏低,维权意识淡薄14-15
- (二) 纠纷解决过程周期长成本高15
- (三) 劳动保障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维权资源缺乏15
- (四) 纠纷内容复杂,处理难度大、上诉率高15-16
- 三、 劳动者对群体纠纷解决的诉求16-18
- (一) 纠纷解决途径诉求16
- (二) 纠纷处理效果诉求16-18
- 第二章 国外劳动群体诉讼模式的比较分析18-32
- 一、 集团诉讼模式18-19
- 二、 团体诉讼模式19-21
- (一) 德国团体诉讼19-20
- (二) 公益诉讼20-21
- 三、 选定当事人模式21-22
- 四、 示范诉讼模式22-26
- (一) 示范诉讼案件的选择23-24
- (二) 示范诉讼的公告24-25
- (三) 示范诉讼裁判的效力25
- (四) 对第三人的权利保障25-26
- 五、 既有诉讼模式存在的问题26-29
- (一) 集团诉讼模式问题26-27
- (二) 团体诉讼模式问题27-28
- (三) 选定当事人诉讼模式问题28
- (四) 示范诉讼模式问题28-29
- 六、 对中国的启示29-32
- 第三章 我国基层法院劳动群体诉讼现状及其成因32-44
- 一、 我国基层法院劳动群体诉讼现状32-37
- (一) 分化立案策略32-33
- (二) 示范案件审理方式33-34
- (三) 示范案件审理期限34-36
- (四) 示范案件判决效力36
- (五) 分化裁判调解或上诉36-37
- 二、 我国基层法院劳动群体诉讼现状成因37-41
- (一) 群体性纠纷的社会效果37-39
- (二) 示范结案的法官绩效39-41
- 三、 我国基层法院劳动群体诉讼实践效果评价41-44
- (一) 审判期限缩短41-42
- (二) 司法资源节约42-43
- (三) 当事人权利保障43-44
- 第四章 劳动群体纠纷的示范诉讼模式构建44-51
- 一、 劳动群体纠纷解决要求44-46
- (一) 群体当事人接近司法44-45
- (二) 劳动司法权威塑造45-46
- 二、 劳动群体纠纷示范诉讼设计思路46-51
- (一) 当事人合意纳入拆分办案46-47
- (二) 规范示范案件遴选方式47-48
- (三) 强制上诉进行二审审核48-49
- (四) 示范诉讼契约效力与裁判效力的扩张49-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6
- 致谢56-57
- 附:“示范诉讼”与群体纠纷解决57-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建华;群体诉讼与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1999年02期
2 丁建安;;劳工集体维权机制探析[J];当代法学;2011年04期
3 吴泽勇;;建构中国的群体诉讼程序:评论与展望[J];当代法学;2012年03期
4 肖建国;谢俊;;示范性诉讼及其类型化研究——以美国、英国、德国为对象的比较法考察[J];法学杂志;2008年01期
5 吴英姿;法、美、日三国集体争议处理制度[J];法学杂志;1996年05期
6 江伟;肖建国;;关于代表人诉讼的几个问题[J];法学家;1994年03期
7 杨严炎;;示范诉讼的分析与借鉴[J];法学;2007年03期
8 韩红兴;贾文娟;;农民工劳资纠纷解决机制研究[J];法治论坛;2009年03期
9 沈瑞;曹宁;;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调解对策研究[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3年02期
10 卫克琴;;浅析示范诉讼制度的建构[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7期
本文编号:823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23131.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