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劳资契约安排的制度逻辑——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经济学重读

发布时间:2017-10-02 19:31

  本文关键词:劳资契约安排的制度逻辑——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经济学重读


  更多相关文章: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利益再分配 抗辩事由 司法治理机制 退出成本 法律经济学 劳动合同法 契约关系 劳动者 用人单位


【摘要】: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引发了任何规则建构都必须依循其内在制度逻辑这一普适性的法理学命题。基于法律经济学的分析视角,无论是《劳动合同法》还是配套的《实施条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皆无法保护员工的职业稳定权,反而损害了同样值得珍视的就业权,引发了一系列影响就业数量、就业质量的利益再分配效应。缘于人力资本在监督、计量上的技术难度,企业无法就员工是否"不能胜任工作"等常规合同解除条件给出满足可观察、可检验要件的客观证据,无法满足司法治理机制的"外部视角"对于证据可观察、可检验的刚性约束,《劳动合同法》赋予企业的合同解除抗辩权不具有司法操作意义。在劳动力结构性过剩的背景下,以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降低其可替代性来提高企业解除劳资契约关系的退出成本,应当是更有助于激励企业保持稳定的劳资契约关系、节省执法成本的可行进路。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利益再分配 抗辩事由 司法治理机制 退出成本 法律经济学 劳动合同法 契约关系 劳动者 用人单位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其中热议已久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款尤为引人注目。由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劳资契约安排刚性化,由此引发了企业等市场微观主体的若干规避行动,在2007年年末《劳动合同法》实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欢亮;论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体制的转轨[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2 牛爱军;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探讨[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彭进;;刍议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J];大众科技;2006年07期

4 张万波;;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实施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10期

5 康桂珍;;劳动合同期限法律规制探讨[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郭颖华;;劳动合同期限问题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熊丙万;;论我国劳动合同期限的立法选择——以《劳动合同法(草案)》三审稿为中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本文编号:961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961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2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