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服务法律制度完善

发布时间:2017-10-05 03:29

  本文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服务法律制度完善


  更多相关文章: 新生工农民工 就业歧视 政府责任 社会保障


【摘要】:农民工是农民分化的结果,是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特殊群体,这支庞大的队伍对于流入地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农民工问题出现了新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阶层产生。“新生代农民工”又被称为“第二代农民工”,是一个既无法回到农村、又难以融入城市的特殊群体,主要是指出生在1980年至1994年,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工。他们的最终归属不再是农民,而是工人、市民。这个群体的形成和壮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在绪论中主要阐述了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权保障机制的缺失这一选题的意义。本文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权保障所面临的问题,同时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辈农民工的异同,,指出了引发就业歧视的根源。 第二部分提出了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就业服务机制构建,主要包括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公益组织三大主体。从信息化建设、权益保障、职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消除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歧视,保障其就业权,促进就业问题。 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了现有立法在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歧视方面的相关法律规定,指出了目前我国宪法、劳动法以及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制度改进构想。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城市经济的进一步推进需要更多的农民工付出辛勤的努力,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因此,笔者以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首先应当正视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歧视保障问题,并积极而认真地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新生工农民工 就业歧视 政府责任 社会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导言8-9
  • 一、 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就业权9-21
  • (一) 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界定9-12
  • 1.农民工身份的界定9
  • 2.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9-10
  • 3.两代农民工的特征比较10-12
  • (二)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权12-21
  • 1.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权的界定12-13
  • 2.新生代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13
  • 3.新生代农民工与就业歧视13-14
  • 4.就业歧视阻碍平等就业权实现的表现14-17
  • 5.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的原因分析17-19
  • 6.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所导致的社会后果19-21
  • 二、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权实现的制度建设21-33
  • (一) 三大支持主体21-26
  • 1.政府21-23
  • 2.企业23-25
  • 3.非政府组织25-26
  • (二) 四大支持体系26-33
  • 1.信息化体系26-27
  • 2.权益保障体系27-29
  • 3.职业培训体系29-30
  • 4.社会保障体系30-33
  • 三、 新生代农民工平等就业权保障法律制度建设33-41
  • (一)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平等就业权保障的法律渊源33-35
  • 1.宪法33
  • 2.基本法33-34
  • 3.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34-35
  • 4.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35
  • 5.经我国政府批准国际公约35
  • (二) 我国立法对平等就业权的保护的不足35-37
  • 1.宪法36
  • 2.基本法及相关法律法规36-37
  • (三) 新生代农民工平等就业权保障的法律制度完善37-41
  • 1.在宪法中确立公民的迁徙自由权,改革户籍制度37-38
  • 2.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就业歧视法》38-39
  • 3.建立配套的反就业歧视诉讼制度39
  • 4.强化劳动监察制度39
  • 5.完善促进就业的财税制度39-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4
  • 谢辞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莹;;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及法律保护[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2 丁大晴;;农民平等就业权在《就业促进法》中的缺陷与完善[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3 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情况研究课题组;;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J];数据;2011年04期

4 林晓洁;关于构建农民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林嘉;杨飞;;论和谐社会与劳动就业权的法律保障[J];法学家;2005年05期

6 蒋红珍;;把握好限制公民平等就业权的合理的度——从《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5条招致质疑说开去[J];法学;2006年09期

7 王彬;;刑释解教公民平等就业权保障状况考察——以上海市为例[J];法学;2008年02期

8 王怀章;就业歧视初探[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徐永新;;农民工工资水平偏低的原因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1年09期

10 陈能军;王群;丁大晴;;新形势下平等就业权的保障问题探析——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例[J];市场论坛;2010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彤;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李雄;论平等就业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艾勇波;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实证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2 李萍;新生代农民工择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小红;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74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974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2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