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务派遣法律结构分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劳务派遣法律结构分析
【摘要】:从法律条文上看,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应属于常雇型劳务派遣,然而我国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却是登录型劳务派遣,立法与实践的错位反映了我国理论界对劳务派遣的类型及其结构缺乏深刻认识。待雇期间及其工资支付、派遣工退(撤)回机制、派遣机构完全雇主责任是常雇型劳务派遣的三大核心制度,这些制度的健全是常雇型劳务派遣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
【作者单位】: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待雇期间 退回机制 雇主责任
【基金】:2009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劳务派遣分类对立法和实践的影响研究”(项目号09B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劳务派遣是指派遣机构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再依派遣协议将劳动者派至用工单位,劳动者在用工单位的管理、监督、支配下从事劳动的一种特殊用工方式。劳务派遣主要分两种类型。〔1〕一是常雇型劳务派遣。即派遣机构与劳动者签订较长期限劳动合同或无固定期限合同,劳动者在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玲;胡丹缨;;物业管理相关问题再探析[J];现代法学;2006年06期
2 彭晓芋,季淑娟;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困境及其救济[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何燕珍,林永基;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比较及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4期
4 林永基,何燕珍;劳动关系调整典型模式的比较[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5 许建宇;我国人事争议处理受案范围的再调整 兼论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的合理定位与分工[J];法律适用;2005年09期
6 徐智华;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法学评论;2003年06期
7 许建宇;;“有利原则”的提出及其在劳动合同法中的适用[J];法学;2006年05期
8 高圣平;;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性质辨析——兼评《劳动合同法(草案)》的相关条款[J];法学;2006年10期
9 董保华;;中国劳动基准法的目标选择[J];法学;2007年01期
10 常凯;论社会保险权[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毕仲春;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组织与行为法律规范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芳;我国公立中小学校和教师关系的法理学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朱文博;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中政府责任的分解与重建[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3 宋靖;论我国劳动权保障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陶然;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评价及其完善[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5 胡永生;国有企业工会职能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6 颜炜;雇佣人责任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7 王楠;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反思与重构[D];吉林大学;2004年
8 张伊娜;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思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钱斐;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及其法律调整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10 张晓坤;论我国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的制度设计关系[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继寿;;劳务派遣用工的风险及防范[J];四川劳动保障;2011年05期
2 陈英凤;;遏制劳务派遣泛滥需法律“给力”[J];工会博览(下旬刊);2011年06期
3 有为;;上海劳务派遣用工3年内同工同酬[J];人才开发;2011年07期
4 陈英凤;;遏制劳务派遣泛滥需法律“给力”[J];人才资源开发;2011年08期
5 胡高崇;;劳务派遣乱象纷繁 同工同酬形同虚设[J];法庭内外;2011年08期
6 李一然;;劳务派遣中的四大侵权现象[J];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07期
7 王全宝;;检讨劳务派遣制度[J];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23期
8 王志广;;劳务派遣的利与弊[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1年08期
9 本刊记者;;努力推动劳务派遣用工的依法规范[J];中国工运;2011年08期
10 李齐放;刘红珍;;企业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风险及其应对[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于博;;完善和规范我市劳务派遣用工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横井和彦;窦少杰;孟建兵;;七、从“劳务派遣”说开去——中日劳务派遣及其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燕斌;;试论集体协商与政府责任[A];2011年中国改革论坛文集[C];2011年
4 白城师范学院课题组;李跃军;;吉林省灵活就业问题调查研究报告[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汤碧琴;劳务派遣,不能自己派给自己[N];宁波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薛亚芳;劳务派遣,,松绑了吗?[N];人才市场报;2008年
3 刘广勋 张谟伟;浅谈劳务派遣期间的合同解除[N];商丘日报;2008年
4 记者 刘佳;北京应制定劳务派遣组织准入标准[N];北京商报;2008年
5 记者 刘娟;劳务派遣助推劳资新模式[N];大庆日报;2008年
6 新华社记者 沈汝发 本报记者 蓝云;福建创新劳务派遣制度[N];福建日报;2008年
7 王比学;劳务派遣,有多少不公借你的名义而行[N];嘉兴日报;2008年
8 沈汝发;福建劳务派遣制度在规范中创新[N];中国妇女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朱磊;劳务派遣用工亟须加强规范[N];法制日报;2008年
10 孙瑞灼;警惕劳务派遣侵害职工权益[N];人民法院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时博;派遣用工的战略选择、制度构型和资源整合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4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5 吴晓琪;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在治理失业中的作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张然;欧盟灵活保障就业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9 王阳;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10 周毕芬;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途径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星;基层供电公司劳务派遣工作的研究与思考[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2 尹晨臣;现阶段我国劳务派遣中的劳资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郭颖;法治视野下劳务派遣制度的完善[D];陕西科技大学;2010年
4 沈石怡;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对事业单位劳务工群体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丽华;“三性”原则视角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张轶;论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问题与完善[D];安徽大学;2010年
9 胡顺松;我国劳务派遣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王硕;劳务派遣中雇主的责任及法律风险防范[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956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995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