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共存法律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29 19:04
【摘要】:商标共存作为商标使用的一种特殊形态,主要是为了弥补“近似即混淆”这一侵权判定理论的不足,解决如由历史原因引起的共存。我国法院出于利益平衡的考量,主要依据“稳定的市场格局”这一政策,采用“善意、公平与现状”的裁判模式处理商标共存纠纷,对共存协议的态度也越来越开放。2013年《商标法》修订后,引入了“混淆侵权判定标准”,如果仍按照原有方式处理商标共存问题会造成裁判规则的不统一,缺乏规范的商标共存协议同样不能排除混淆。广泛的商标共存现象造成的混淆使相关公众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本文首先对商标共存的基本概念、原因、表现方式进行了阐述,指出商标共存这一特殊形态带来的挑战。其次,通过分析国内商标共存相关的规定和司法实践,归纳国内对待商标共存案件的态度和处理依据。“稳定的市场秩序”理论是目前适用最广泛的裁量规则,通过分析具体案件中判决共存的几类依据,进一步归纳我国商标共存现象规制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国外的经验,提出四点建议:限制“稳定市场秩序”理论的适用;恪守混淆侵权的判断标准;规范商标共存协议;提供权利冲突的解决方案。目前国内的司法实践和理论界有泛化商标共存的倾向,笔者认为在混淆侵权判定标准的背景下,除了特定历史原因造成的共存外,立法和司法的实践应当尽可能消除其他原因的共存。通过完善混淆可能性的判定标准,对商标共存案件形成统一的裁判规则。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3.43
本文编号:2606390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3.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华栋;;商标共存背景下禁止混淆原则的检视[J];人民司法;2015年11期
2 戴哲;;论商标共存协议的效力认定——美国法的司法实践与借鉴[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3 李玉香;刘晓媛;;构建我国商标共存制度的法律思考[J];知识产权;2012年11期
4 李雨峰;倪朱亮;;寻求公平与秩序:商标法上的共存制度研究[J];知识产权;2012年06期
5 李小侠;;商标共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陈武;;论近似商标共存制度[J];知识产权;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倪朱亮;商标共存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崔利楠;混淆理论下商标共存法律问题的再审视[D];深圳大学;2016年
2 潘越;论商标共存的认定与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3 黄丽;论我国商标共存案件裁判规则的建立[D];浙江大学;2014年
4 陈娅倩;商标共存制度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06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606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