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中的侵权责任制度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鹏飞;;无过错责任原则适用研究[J];法制博览;2015年24期
2 祝艳京;;论无过错责任原则[J];现代妇女(下旬);2014年06期
3 胡志中;李金双;;浅析无过错责任原则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的适用[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4 魏东;;驳无过错责任原则在道路交通事故归责中的适用[J];法制与社会;2008年21期
5 廖翔华;;试论我国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完善[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谭兆强 ,唐颖玉;我国法律责任中是否存在无过错责任原则[J];中国律师;2003年04期
7 崔建远;;无过错责任原则若干问题之我见[J];当代法学;1991年03期
8 蒋颂平;“公平责任”原则应是独立的归责原则[J];人民司法;1989年07期
9 ;为何他们要负赔偿之责?——谈无过错责任原则[J];科学生活;2010年05期
10 吴为民;;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刍议[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杜敬波;杜佳蓉;;从一起大气污染责任纠纷案件判处透析 环境侵权纠纷被告的抗辩事由有哪些?[A];第四届河北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徐祥民;吕霞;;环境责任“原罪”说——关于环境无过错归责原则合理性的再思考[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3 刘彬;;论我国无过错原则的立法与实践[A];当代法学论坛(2009年第1辑)[C];2009年
4 王岳;;从“韩国人参丸事件”反思我国药物临床试验中的法律问题[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孟春阳;;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6 刘晓纯;崔媛;;浅析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及其适用[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2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任震宇;动物凶猛频伤人 归责方式引争议[N];中国消费者报;2017年
2 施静;好意同乘交通事故的侵权责任[N];江苏法制报;2017年
3 施静;浅析好意同乘交通事故的侵权责任[N];江苏经济报;2017年
4 河南省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 徐亚超 虞城县人民法院 葛文利;行为人不能证明无过错是否承担侵权责任[N];人民法院报;2017年
5 叶霞;民事无过错责任原则浅析[N];江苏经济报;2015年
6 阚超;民事无过错责任原则浅谈[N];江苏经济报;2016年
7 胡森宝;无过错责任原则存在缺陷[N];江苏经济报;2014年
8 胡森宝;民事无过错责任原则浅谈[N];江苏经济报;2013年
9 吴磊;校园事故不宜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N];江苏法制报;2011年
10 李顺林;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理解和适用[N];江苏经济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芬;药品不良反应损害补偿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碧军;志愿服务中的侵权责任制度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9年
2 韦文炜;饲养动物致损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8年
3 李博;流浪动物致人损害的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
4 胡成立;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无过错责任原则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顾海舟;论无过错责任原则[D];吉林大学;2008年
6 赵营力;侵权法上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7 吴洲平;论无过错责任原则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的适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赵博;论侵权责任法中的无过错责任原则[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9 杨军;无过错责任原则在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中适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D];贵州大学;2006年
10 王旭光;无过错责任原则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071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607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