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志愿服务中的侵权责任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0 06:13
【摘要】:我国志愿服务虽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志愿服务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如今,我国志愿者人数和服务时长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但是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仍未完善,如有关志愿者侵权责任的规范仍比较滞后,缺乏专门性规定。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关志愿者的侵权案件则常常发生,志愿者及其服务对象的权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这是导致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研究志愿服务的侵权责任,本文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志愿服务的定义作出了界定,分析了志愿服务的无偿性、自愿性、公益性三大特征。经过对比分析志愿服务与雇佣关系、无因管理、好意施惠、委托代理关系等,笔者认为志愿服务的性质并不应该被片面化,应对志愿服务中涉及的三方主体,即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与志愿服务对象进行两两组合,然后再确定他们之间的法律关系,如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是会员管理组织与会员的关系,志愿者与志愿服务对象是合同关系。本文对志愿服务的侵权责任分为两种,即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受到侵害和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致人损害。其中,志愿者受到侵害又包括源自志愿服务组织的侵害、源自服务对象的侵害、源自第三人的侵害、源自自己过错的侵害等五种情况。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我国志愿服务侵权责任制度的现状及问题。我国志愿服务中的侵权责任制度主要存在五大问题,即立法分散、标准不统一;责任制度缺乏可操作性;责任承担制度存在不足;相关保险制度不完善及救济途径不足。经过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对比,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确定我们当下的紧要任务是制定统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而且明确的志愿服务侵权责任的法律规范。而且政府也应该在志愿服务领域扮演重要角色,制定更多的鼓励性政策,也应该对志愿服务组织进行更多的监督。第三部分首先介绍立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志愿服务中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以及志愿服务中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在归责原则方面,志愿服务的服务内容由于具有不特定性,因此不能统一确定为过错责任原则或者无过错责任原则,仍应适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对于特殊情形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其余情形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在侵权责任的承担方面,仍然应依照侵权责任的种类将侵权责任分为了志愿者作为侵权者和志愿者作为被侵权者。为了更好地保障被侵权者的权益,笔者认为在新的志愿服务侵权责任立法中应更加完善志愿服务中的侵权责任的救济方式,应鼓励设立专门险种、成立专项基金、国家补偿,多种措施并举,才能更好地保证被侵权人在权益受损时能够得到救助或救治。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侵权行为都意味着侵权责任,笔者在本文中还介绍了志愿服务中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如受害人过错、第三人过错等。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鹏飞;;无过错责任原则适用研究[J];法制博览;2015年24期

2 祝艳京;;论无过错责任原则[J];现代妇女(下旬);2014年06期

3 胡志中;李金双;;浅析无过错责任原则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的适用[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4 魏东;;驳无过错责任原则在道路交通事故归责中的适用[J];法制与社会;2008年21期

5 廖翔华;;试论我国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完善[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谭兆强 ,唐颖玉;我国法律责任中是否存在无过错责任原则[J];中国律师;2003年04期

7 崔建远;;无过错责任原则若干问题之我见[J];当代法学;1991年03期

8 蒋颂平;“公平责任”原则应是独立的归责原则[J];人民司法;1989年07期

9 ;为何他们要负赔偿之责?——谈无过错责任原则[J];科学生活;2010年05期

10 吴为民;;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刍议[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杜敬波;杜佳蓉;;从一起大气污染责任纠纷案件判处透析 环境侵权纠纷被告的抗辩事由有哪些?[A];第四届河北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徐祥民;吕霞;;环境责任“原罪”说——关于环境无过错归责原则合理性的再思考[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3 刘彬;;论我国无过错原则的立法与实践[A];当代法学论坛(2009年第1辑)[C];2009年

4 王岳;;从“韩国人参丸事件”反思我国药物临床试验中的法律问题[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孟春阳;;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6 刘晓纯;崔媛;;浅析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及其适用[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2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任震宇;动物凶猛频伤人 归责方式引争议[N];中国消费者报;2017年

2 施静;好意同乘交通事故的侵权责任[N];江苏法制报;2017年

3 施静;浅析好意同乘交通事故的侵权责任[N];江苏经济报;2017年

4 河南省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 徐亚超 虞城县人民法院 葛文利;行为人不能证明无过错是否承担侵权责任[N];人民法院报;2017年

5 叶霞;民事无过错责任原则浅析[N];江苏经济报;2015年

6 阚超;民事无过错责任原则浅谈[N];江苏经济报;2016年

7 胡森宝;无过错责任原则存在缺陷[N];江苏经济报;2014年

8 胡森宝;民事无过错责任原则浅谈[N];江苏经济报;2013年

9 吴磊;校园事故不宜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N];江苏法制报;2011年

10 李顺林;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理解和适用[N];江苏经济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芬;药品不良反应损害补偿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碧军;志愿服务中的侵权责任制度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9年

2 韦文炜;饲养动物致损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8年

3 李博;流浪动物致人损害的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

4 胡成立;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无过错责任原则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顾海舟;论无过错责任原则[D];吉林大学;2008年

6 赵营力;侵权法上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7 吴洲平;论无过错责任原则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的适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赵博;论侵权责任法中的无过错责任原则[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9 杨军;无过错责任原则在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中适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D];贵州大学;2006年

10 王旭光;无过错责任原则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07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607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e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