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专利纠纷,我国实行的是行政与司法并行的“双轨制”解决机制。但是,随着我国司法与行政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实践中该机制已经暴露出许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地加以解决则会影响到其良好运行,亦不利于在当今大数据时代对专利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故而,在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美国、德国、日本、法国等国专利纠纷解决模式,从而针对我国当下专利纠纷“双轨制”解决机制的现存问题寻找出一些解决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我国专利纠纷“双轨制”解决机制。文章由正文和结论两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是引言部分,简单地概述了专利纠纷“双轨制”解决机制所暴露出的行政与司法方面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之于专利权保护的重要意义。第二章“我国专利纠纷‘双轨制’解决机制的内涵与演变”,主要介绍了我国专利纠纷“双轨制”解决机制的内容,及从TRIPS协议下的合理性、中国存在的强势行政与弱势司法的历史传统、专利纠纷解决中行政与司法机制的特点与优势三方面论证了我国专利纠纷“双轨制”解决机制存在的必要性。第三章“我国专利纠纷‘双轨制’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主要概述了我国专利纠纷“双轨制”解决机制的立法现状,我国专利纠纷行政解决机制存在的行政处理行为法律地位规定模糊及专利侵权纠纷行政处理程序规定模糊的现实问题及专利确权、侵权、行政处罚与刑事司法移送过程中的我国专利纠纷诉讼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第四章论述美、德、日、法四国专利纠纷解决机制之于我国的借鉴,分别选取美国、德国、日本、法国四个典型国家,通过考察这些国家关于专利纠纷解决方面的规定,在比较分析中汲取其关于专利纠纷解决模式中的优点从而进一步地完善我国专利纠纷的“双轨制”解决机制。第五章“我国专利纠纷‘双轨制’解决机制之完善”,在借鉴国外专利纠纷解决制度及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针对专利纠纷行政解决机制,提出了下列完善建议:第一,增设专利行政确权的前置调解程序;第二,设立专门的专利裁决机构等。针对专利纠纷司法解决机制,提出了下列完善建议:第一,建立专利同一案件无效审理联络机制;第二,赋予法院在专利确权与侵权诉讼中审查专利权效力的权力;第三,赋予当事人在专利确权与侵权诉讼中直接提起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第四,专利无效及侵权诉讼统一由知识产权法庭审理。为进一步完善专利纠纷行政与司法解决机制的衔接,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探索委托专利管理部门参与诉讼的调解程序;第二,完善专利行刑交叉案件的衔接程序;第三,推进司法与行政人员的定期交流培训机制和网上信息共享机制的构建。在结论部分,再度归纳了现行我国专利纠纷“双轨制”解决机制存在的弊端及进一步完善的相关建议,以期使我国专利纠纷“双轨制”解决机制更加行之有效。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3.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芳蕊;;我国知识产权确权机制的冲突与完善[J];求索;2015年01期
2 周宁;;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保护的冲突及解决途径[J];长沙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3 马骏;;由案说法——浅论专利无效制度[J];电子知识产权;2010年11期
4 许浩;;破解“专利循环诉讼”怪圈[J];中国经济周刊;2008年45期
5 王天华;;日本的“公法上的当事人诉讼”——脱离传统行政诉讼模式的一个路径[J];比较法研究;2008年03期
6 邰红;程淼;;“万艾可”专利无效案的启示[J];中国专利与商标;2008年02期
7 梅术文;;知识产权的执法衔接规则[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夏佩娟;;日本专利局简介[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7年12期
9 梅术文;曹新明;;日本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置及其启示[J];电子知识产权;2005年12期
10 赵启杉;美国专利政策新动向——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促进创新”报告介评[J];知识产权;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易玲;专利确权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星星;假冒注册商标罪中非法经营额的认定[D];西南政法大学;2016年
2 刘阳;专利无效诉讼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3 程强;从“哌舒”案论专利无效审查程序中的中止制度滥用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4 文利荣;我国专利双轨制保护模式完善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5 朱晓茜;专利无效诉讼中的“循环诉讼”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张瑞杰;专利循环诉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7 张留丰;我国专利确权与侵权诉讼衔接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焦娜;论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与司法救济[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陈敬;论我国专利权双轨制保护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蒋梦娴;我国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
2738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738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