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论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其“股田制”经营模式

发布时间:2021-08-15 10:20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农业历经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农业生产组织管理形式。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业产业化”成为党和国家指导农业的重要政策导向,中国农业因此在最近十几年取得的长足发展。历经十余年转型发展,我国农业已经进入到产业组织创新的阶段,即需要进一步整合农业产业内各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垄断竞争等关系,以实现农业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的兼得。本文从展现中国农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入手,首先引入“农业产业化”的概念,从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迁、农业产业化的定义、作用、意义等方面来论述“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村经济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必然。其次,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研究,阐明农业产业化所形成的“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同时结合对国外农业产业化的研究,发现现阶段制约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土地规模经济要求与现行分散的农村土地制度”;“企业与广大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等矛盾。随后,在此基础上引入“股田制”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股田制”作为目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种创新模...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前言
    一、 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二、 论文的基本思路
    三、 其他事宜
第二章 中国农业产业化概述
    一、 中国农业发展概况
    二、 我国农业生产组织的发展历程
    三、 农业产业化定义
    四、 农业产业化的作用和意义
    五、 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条件
    六、 农业产业化在中国的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分类与主要模式分析
    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与分类
    三、 主要产业化经营模式分析
第四章 国外的农业产业化
    一、 国外农业产业化产生的条件
    二、 国外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内容
    三、 国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模式
    四、 国外农业产业化的启示
第五章 农业产业化的创新模式——“股田制”
    一、 股田制的产生与内容
    二、 国家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与法律
    三、 股田制的实际运用
    四、 股田制的理论研究
    五、 股田制实施基础条件
    六、 股田制实施的模式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3443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3443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7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