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8 18:22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是我国特有的,兼具住房保障和财产两种对立属性,仅限于集体经济成员所具有的土地使用权制度,基于宅基地使用权的福利性、无偿性、长期性、身份性我国对于其自由流转态度不明确,立法仅明确禁止其进行抵押。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启动了宅基地土地制度的改革,试点地区暂停了宅基地使用权不允许抵押的立法规定。本文从宅基地使用权的性质及历史演变入手,评析试点地区所采取的抵押做法,分析其抵押权难以实现的原因,建立探索抵押权的实现方式及处置机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宅基地使用权在《物权法》颁布前后的性质争议,着重介绍《物权法》颁布后,其性质定性为不具有完全权能的用益物权;其次,根据土地性质的变化,总结了宅基地使用历史演变过程。第二部分:从相关的法律入手,论述宅基地使用权抵押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宅基地使用权的特点,论述禁止其抵押,及开放抵押的合理性,找出抵押权难以实现的原因。第三部分:从抵押的主体、客体出发,提出设立抵押权的条件,评析独立抵押及与住房一起抵押的做法,对特殊的宅基地使用权的抵押提出自己的观点。第四部分:结合抵押权的一般实现方式及宅基地使用权的特殊性...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1. 研究的背景
        2. 研究的意义
    (二) 研究的现状和文献综述
        1. 国内研究现状
        2. 文献综述
        3. 国外研究现状
一、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性质及演变
    (一) 宅基地及宅基地使用权概念
    (二) 宅基地使用权的历史演变
    (三) 宅基地使用权的性质
    (四) 宅基地使用权的特点
        1. 身份性
        2. 福利性
        3. 无偿性
        4. 长期性
二、宅基地使用权立法现状及实践做法
    (一) 宅基地使用权的相关法律规定
        1. 宪法
        2. 法律性规定
        3. 行政法规和国务院部门规章
        4. 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部门规章
    (二)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实践做法
        1. 四川成都做法
        2. 天津做法
        3. 浙江试点
        4. 安徽做法
三、宅基地使用权设立抵押可行性分析
    (一) 禁止抵押的原因探析
        1. 宅基地使用权福利性、无偿性限制了抵押
        2.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致使农民面临失地风险,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3. 户的定义限制了宅基地使用权的抵押
        4. 身份性阻断了宅基地使用权的抵押
        5. 权能缺失致使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受限
    (二)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合理性评析
        1. 社会发展促使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势在必行
        2. 大量隐性交易致使宅基地使用权监管困难
        3. 农村住房设立抵押时宅基地使用权也应一并抵押
        4. 作为用益物权的宅基地使用权应具有收益的权能
        5. 农村福利保障体系建立日渐替代了宅基地使用权的福利性
    (三) 宅基地抵押权难以实现原因探究
        1. 立法禁止宅基地使用权进行抵押
        2. 仅能在集体成员之间流转限制了抵押权的实现
        3. 登记制度不完善,权属不清制约宅基地设立抵押
四、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权的设立
    (一) 设立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条件
        1. 抵押人
        2. 抵押权人
        3. 担保债权的范围
        4.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权应采登记生效模式
        5. 抵押人是否需确保在抵押权实现后仍有居住场所
    (二)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类型
        1. 独立抵押
        2. 房地同时抵押
    (三) 抵押权的设立特殊问题
        1. 小产权房抵押的问题
        2. 一户多宅及超标占地限制抵押
        3. 经营性宅基地使用权的抵押问题
        4. 农用地转为宅基地的抵押问题
五、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权的实现方式与抵押物处置机制
    (一) 构建实现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权配套措施
        1. 明晰宅基地使用权权属,健全登记机制
        2. 健全相关评估机制,搭建产权交易平台
        3. 扩大宅基地使用权的受让人范围
    (二)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物的实现方式
        1. 宅基地使用权的处置方式
        2. 房地同时抵押时,抵押权的实现方式
        3.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制度立法完善
        4. 探索社会保障体系替代福利性
六、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属性辨析[J]. 印子.  交大法学. 2016(03)
[2]农村宅基地制度历史变迁及法律属性[J]. 刘天利.  法制与经济. 2016(05)
[3]农村房屋登记的困境及应对[J]. 冯乐坤,杨扬.  海峡法学. 2016(01)
[4]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法律问题分析[J]. 邹甜甜.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6(01)
[5]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J]. 龙艳芳.  理论观察. 2015(08)
[6]论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流转[J]. 王诗雨,张乐,李绮曼.  法制博览. 2015(16)
[7]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法律逻辑[J]. 高圣平.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8]农村土地“两权”抵押法律问题研究[J]. 周学东.  中国金融家. 2014(11)
[9]论宅基地使用权性质[J]. 王崇敏.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4(05)
[10]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制度构建[J]. 房绍坤.  法学家. 2014(02)



本文编号:34839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4839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0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