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5 11:05
  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性生产要素,从古到今,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其制度的变化都会深深的触动到基层民众的心理,进而影响到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格局。因此,土地制度在维护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稳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乎每一次的经济变革都是以土地制度的变革为出发点或者与之密切相关,而每一次土地制度的变革又深刻的影响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这个主题涉及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民土地权益流失以及对于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等问题。建设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目标。而土地产权制度对于农民权益的保护,维护社会稳定,人口的有序流动及迁移,城乡一体化建设、不同群体利益的协调等,都具有直接的关系。将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与上述问题的妥善解决结合起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3.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农民土地权益
        3.2 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原因分析
        3.3 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策略研究
        3.4 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各种争论
        3.5 关于农村土地产权问题的几点共识
    4 研究方法
        4.1 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4.2 调查研究法
        4.3 文献研究法
        4.4 定性分析法
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农民土地权益研究理论基础
    1.1 产权的一般理论
        1.1.1 产权的含义
        1.1.2 产权的分类
        1.1.3 产权的功能
        1.1.4 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
    1.2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
    1.3 土地与土地权益
        1.3.1 土地的概念
        1.3.2 土地的特性
        1.3.3 土地权益
2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2.2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以前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2.2.1 1949——1953 年农村土地改革是第一次大规模制度变迁
        2.2.2 1953 年底——1978 年农村合作化、集体化、公社化运动是第二次大规模制度变迁
    2.3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2.3.1 1978 年底——2005 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第三次大规模制度变迁
        2.3.2 2005 年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进展
3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法律框架
    3.1 法律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主要界定
        3.1.1 集体所有权
        3.1.2 承包经营
        3.1.3 土地流转
        3.1.4 用途管制
        3.1.5 农村土地征用
        3.1.6 宅基地使用
    3.2 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制度原因
        3.2.1 集体是谁
        3.2.2 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是哪些权
        3.2.3 承包经营权是什么权
        3.2.4 农村土地的征用方式
        3.2.5 国家对农村土地的权利
    3.3 对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评价
4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内在逻辑
    4.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前提
    4.2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最佳途径
    4.3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农民参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
    4.4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基础
    4.5 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4.6 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是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源动力
5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下农民土地权益流失的现状
    5.1 农村土地承包制下的农民土地权益
        5.1.1 土地产权主体不明,对农民承包利益分配不公
        5.1.2 土地承包权流转不畅,农民土地收益难实现
        5.1.3 土地承包权不稳,务工农民土地权益流失
    5.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农民土地权益
        5.2.1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不完善
        5.2.2 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分配关系混乱
    5.3 农村宅基地制度与农民土地权益
        5.3.1 农村宅基地产权残缺,农民权利受限
        5.3.2 农村住宅流转受限,农民资产被固化
    5.4 农村土地征用制度下的农民土地权益
        5.4.1 土地征占规模过大,大量农民失去土地
        5.4.2 土地征用范围模糊,农民被强制征地
        5.4.3 征地补偿制度缺陷,农民利益保障不到位
6 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基本思路
    6.1 转变农村土地制度立法理念
        6.1.1 由政策指引向完整的法律规范体系转变
        6.1.2 由原则导向向规则导向转变
        6.1.3 由城乡二元分治制度向统一公平的制度转变
        6.1.4 由法规分歧向一致性转变
    6.2 强化并稳定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
        6.2.1 解决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法律模糊问题
        6.2.2 赋予农民永久的土地物权
        6.2.3 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
        6.2.4 规范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
        6.2.5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化流转机制
    6.3 完善集体建设用地的权能
        6.3.1 加强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
        6.3.2 健全流转收益分配制度
    6.4 重点培育农村宅基地市场
        6.4.1 界定农民宅基地为永久性用益物权
        6.4.2 扩大农民宅基地权的可转让性
    6.5 大力改革征地制度
        6.5.1 改革政府强制征地的法律体制
        6.5.2 调整现行的土地征用补偿方式
        6.5.3 理顺政府、集体、农民在征地中的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83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783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3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