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系统方法论看多准则决策的软化
本文关键词: 系统方法论 多准则决策 多准则决策的软化 出处:《系统科学学报》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系统方法论与决策范式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从系统方法论看,多准则决策属于硬系统方法论,但回顾其发展历程,却能发现其软化的趋势,它已具备了软系统方法论的某些哲学理念和特点,但又与软系统方法论有本质的不同。面对人类活动系统的管理复杂性,硬系统方法论与软系统方法论具有互补性,从多准则决策走向复杂决策,需要软系统方法论的补充。
[Abstract]: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system methodology and decision paradigm. From the view of system theory method, multi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to hard systems methodology, but a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but it can find the softening trend, it has a certain philosoph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oft system methodology, but also with the nature of soft system methodology the different human activities. Facing the complexity of management system, hard systems methodology and soft system methodology is complementary to complex decision from multi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to supplement the soft system methodology.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研究中心;
【基金】:复杂系统管理的哲学理念与方法论(08JDXM72002)
【分类号】:C934
【正文快照】: 多准则决策(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MCDM)是有关在多个相互冲突的准则下所进行的决策方法和过程,它已成为目前决策科学、系统工程、管理科学和运筹学等学科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且非常活跃的领域。决策理论的发展与系统方法论的发展密切相关,决策范式与系统方法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彩江;邝国良;;系统方法论与决策研究范式内在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06年04期
2 张华夏;;软系统方法论与软科学哲学[J];系统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晋熙;吴建国;;西南地区旅游经济与城市发展协调性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6期
2 周长东;赵锋;高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后快速鉴定方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3 冷宣兵;王平;张立;;舰空导弹总体设计方案评估研究[J];兵工自动化;2007年10期
4 李华府;任羿;曾声奎;冯强;;基于TOPSIS的故障模式危害性决策方法研究[J];兵工自动化;2008年11期
5 张松涛;王公宝;;基于分层防御的舰艇编队空中目标威胁度排序模型[J];兵工自动化;2009年01期
6 彭建亮;孙秀霞;董文翰;李湘清;;融合威胁回避战术的战机导引律设计方法研究[J];兵工学报;2010年01期
7 杨兆军;郝庆波;陈菲;许彬彬;李小兵;赵宏伟;;基于区间分析的数控机床可靠性模糊综合分配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8 朱学康;李学斌;张乃梁;;大深度潜器耐压圆柱壳的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J];船舶工程;2009年S1期
9 侯磊;;基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船舶主尺度优化设计研究[J];船舶力学;2011年07期
10 吴宇蒙;李慈海;;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公共项目投资决策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黄孝鹏;龚亲华;李振宇;许甜甜;;中国古代决策思想与现代决策科学的融合与发展[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李五四;张伟亮;魏X;;基于市场调节和供求博弈的区域运输结构优化理论与模型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资燕;;基于熵权和GIOWA算子的贵州高新技术企业信用评估方法研究[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瑜;;一种基于模糊变量序的语言型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A];第六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孙秉珍;马卫民;赵海燕;;基于双论域决策粗糙集的应急决策模型与方法[A];第十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十四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闫安;裴凤;刘心报;;基于均衡点的TOPSIS方法[A];PCC2009—第20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田超;覃左言;朱青;李鹏;;SuperRank:基于评论分析的智能推荐系统[A];NDBC2010第27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B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永平;潜艇装备作战使用性能双域稳健优化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王茜;风电场与输电网协调规划的模型和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王书齐;可变模糊集多属性决策理论在大型编队防空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许可;面向生态保护和恢复的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孙中皋;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高效路由协议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凌海风;面向装备保障的多准则决策相关方法和技术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孙雷;异构无线环境中联合无线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袁俊;异构多连接系统面向QoS保障的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胡渭琦;移动互联网的位置管理和多接口合作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景云;不确定条件下编组站调度系统配流模型及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英艺;基于信息不确定性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谢俊杰;车载系统电磁兼容性能综合评估的软件开发及应用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许昆;异构无线网络融合中的多属性垂直切换判决算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博;基于层次分析与预测的异构网络接入选择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苏宇;基于前景理论的随机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的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徐大玲;我国保险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徐世萍;无线异构网络中具有预切换机制的垂直切换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浩;物联网环境下智能交通系统模型设计及架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赵云龙;基于流程标准化的专用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罗昊;铁路枢纽智能运输系统服务水平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顾基发,唐锡晋;从古代系统思想到现代东方系统方法论[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01期
2 杨建梅;对软系统方法论的一点思考[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年08期
3 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J];自然杂志;199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国宜;;略论科学历史观和系统方法论[J];安徽史学;1986年03期
2 黄海英;;从东方系统方法论看项目管理[J];社会科学家;2005年06期
3 王雪芳;;从WSR系统方法谈酒店督导的管理艺术[J];商场现代化;2007年26期
4 庄玉良,尤安军,孟晓华;煤炭企业部分宏观环境变量实证分析[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2年02期
5 孙强;柳松;;浅议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演变[J];新西部;2007年03期
6 张华英;梁思明;;基于WSR系统方法论的森林系统观和林业系统观[J];广东林业科技;2009年03期
7 王浣尘;系统工程旋进式三角循环——关于西部大开发之大思路[J];中国机械工程;2001年01期
8 赵华;刘勇;李国雷;吕瑞恒;;造林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系统方法论研究[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0年03期
9 田硕;李春好;;基于WSR系统方法论的战略决策分析框架[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9期
10 杜荣;艾时钟;CATHAL M.BRUGHA;;管理科学中国学派如何走向世界?——问题、策略及系统方法论层面的分析[J];管理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闫旭晖;;当代系统方法论对不确问题环境的解决——从兼容与超越的视野看[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2 赵丽艳;顾基发;;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及其在评价中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3 高军;郑怀洲;胡文立;;系统方法论的理论发展[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4 关丛荣;;系统方法论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建设中的理论研究[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5 董淑英;;复杂社会系统的研究方法——系统模型方法[A];'2006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山本明久;本多卓也;顾基发;;中国与日本大学的定量评价与文化比较[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7 董淑英;;复杂系统的认识与系统模型[A];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寇晓东;杨琳;;再论WSR方法论及其应用[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包国庆;;教育史研究中的方法论智慧——韦善美先生倡导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中的系统方法论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10 刘澎;;武器装备论证方法论的演进与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中红;比较文化研究的系统方法论[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刘绍武;“三部六病”学说的发展历程[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周童;强化MDD的自动化生产力[N];计算机世界;2008年
4 吴德勤;哲学在新的经济理论创立中的作用[N];社会科学报;2000年
5 范兴川 汪雪姣;科技创新露峥嵘 学科交叉现奇葩[N];科技日报;2004年
6 姚建俊;旅游度假村景观的非主流设计[N];中国旅游报;2007年
7 李炳彦;新军事变革与军事谋略新发展[N];中国国防报;2003年
8 宁夏江;指导新闻采写的一本好书[N];中华新闻报;2003年
9 王锋 求诸子;王效金的现代营销观[N];经理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施如海;为证券电子商务平台定位[N];中国证券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段鹰;复杂生产系统决策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艾新波;成效导向系统工程方法与应用初探[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张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地理信息工程综合评价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守栋;体育预测的系统方法论研究及SSPST运动训练预测仿真系统的开发与研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2 曾仁德;制造企业结构化生产模式及其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3 李轶成;基于系统方法论的数据库发展及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许军;邓小平系统方法论[D];苏州大学;2004年
5 季永盛;铬盐生产过程改进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彭本红;基于复杂系统方法论的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7 刘娟;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综合能力的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佳瑜;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的三峡库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俊世;论我国监禁刑执行的法律监督[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冷强田;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的大城市交通拥堵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74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1474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