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考虑阶段赋权的多阶段三端点区间数型群决策方法
本文选题:多阶段群决策 + 三端点区间数 ; 参考:《控制与决策》2013年11期
【摘要】:基于区间数相离度理论和熵值理论,探讨了一类多阶段多属性三端点区间数型群决策中的动态属性权重、动态专家权重和阶段权重问题,提出了多阶段属性权重确定方法和阶段内专家权重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属性权重、阶段内专家权重和阶段权重,并利用区间数贴近度方法生成最终的群决策方案排序.应用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决策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erval number divergence degree and entropy, the dynamic attribute weight, dynamic expert weight and stage weight in a class of multi-stage multi-attribute three-endpoint interval number group decision making are discussed. The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weight of multi-stage attribute and the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weight of experts in stages are proposed. The attribute weight, the expert weight and the stage weight are calculated, and the final group decision scheme ranking is generated by using the interval number closeness degree method. The application example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decision-making method is feasible and reasonable.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广西工学院管理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1045,71001032)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803590007)
【分类号】:C9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朱建军;刘思峰;李洪伟;田飞;;群决策中多阶段多元判断偏好的集结方法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8年07期
2 张发明;郭亚军;易平涛;;基于密度算子的多阶段群体评价信息集结方法及其应用[J];控制与决策;2010年07期
3 杨春玲;张传芳;许文翠;;基于区间数贴近度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年21期
4 田飞;朱建军;姚冬蓓;朱红燕;;三端点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及权重[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年10期
5 卜广志,张宇文;基于三参数区间数的灰色模糊综合评判[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年09期
6 刘业政;徐德鹏;姜元春;;多属性群决策中权重自适应调整的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7年01期
7 陈晓红;刘益凡;;基于区间数群决策矩阵的专家权重确定方法及其算法实现[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年10期
8 燕蜻;梁吉业;;混合多属性群决策中的群体一致性分析方法[J];中国管理科学;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璐;高虹霓;;基于熵权和改进TOPSIS法的装备费效评估[J];四川兵工学报;2009年06期
2 王霞;;多属性决策的三角模糊函数方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3 胡启洲;张卫华;于莉;;三参数区间数研究及其在决策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工程科学;2007年03期
4 邓卫;胡启洲;;基于灰色模糊数的公交线网优化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7年11期
5 熊健;陈英武;杨克巍;赵青松;;一种基于多属性群决策的需求优先级排序方法[J];系统工程;2009年03期
6 倪静;;基于TOPSIS法的黑启动决策方法[J];广东电力;2009年12期
7 王科;魏法杰;;三参数区间交叉效率DEA评价方法[J];工业工程;2010年02期
8 孙义;黄海峰;;属性和专家权重调整的自适应算法[J];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13年02期
9 穆瑞;张家泰;;基于递阶质量屋的多属性灰色模糊评价系统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10 鹿中山;杨善林;杨树萍;;工程监理服务质量的灰色模糊综合评判[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陈刚;谢科范;吴倩;;从权型决策团队的应急决策集结模型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丁叶;朱建军;朱宁宁;;基于灰区间语言的判断决策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罗党;孙利;;三参数区间灰数信息下的多目标灰靶决策方法[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赵克勤;;联系数A+B_i在模糊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A];决策科学与评价——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司艳杰;魏法杰;;一种纯语言多属性群决策方法[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胡宏宇;朱建军;丁叶;;残缺互补判断矩阵的可能值推断、排序方法及应用[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朱青;胡启洲;邓卫;;基于模糊数对公交线网优化的研究及应用[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运成;周春华;陈楚湘;吴善明;;基于群决策的国际间双边关系研究[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永平;潜艇装备作战使用性能双域稳健优化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徐林生;面向武器装备论证过程的多属性评价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可;基于不确定模糊判断矩阵及序关系的群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任剑;模糊环境下信息不完全的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邹艳;基于不同个体偏好表现形式的多阶段投票选择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宋捷;灰色决策方法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夏春艳;核电厂主控室人机界面评价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熊文涛;区间数多准则决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郭凯红;群决策环境下不确定信息集成规则与决策要素获取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武平;面向群评价的混合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小晶;基于模糊语言偏好表示的群体决策支持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曹宏报;基于区间数的多属性决策研究[D];西华大学;2011年
3 余维新;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建筑钢材质量优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4 陈思溢;基于群决策理论的交通信号控制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朱宁宁;基于语言评价值的群集结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丁叶;项目承包商评价选择及任务分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胡宏宇;基于不完全信息的供应商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8 王海霞;基于Vague集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9 申峰;基于ELECTRE-Ⅲ算法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2年
10 杜刚;鱼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决策方法及未来鱼雷发展趋势[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四汉,樊治平,王梦光;群决策中两类偏好信息集成的目标规划模型[J];东北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尤天慧,樊治平;区间数多指标决策的一种TOPSIS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2年09期
3 陈华友,刘春林;群决策中基于不同偏好信息的相对熵集成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4 丁开盛,梁雄健;本地电话网可靠性综合评价的熵权双基点法[J];电子学报;1999年10期
5 刘进生,王绪柱,张宝玉;区间数排序[J];工程数学学报;2001年04期
6 汪泽焱;王春霞;张金辉;;一种基于理想区间数和熵的多指标评价法[J];工程数学学报;2006年01期
7 姚敏,张森;模糊一致矩阵及其在软科学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1997年02期
8 宋光兴,邹平;多属性群决策中决策者权重的确定方法[J];系统工程;2001年04期
9 翟晓燕,张新政;群决策中区间数判断矩阵的集结及权重的计算[J];系统工程;2005年09期
10 樊治平,姜艳萍;基于OWG算子的不同形式偏好信息的群决策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坚;基于OWA算子理论的混合型多属性群决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泽水;基于相离度和可能度的偏差最大化多属性决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01年S1期
2 徐泽水,孙在东;一类不确定型多属性决策问题的排序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3 吕磊;;对方案无偏好的基于相离度的多属性决策的一种方法[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6期
4 田飞;朱建军;姚冬蓓;朱红燕;;三端点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及权重[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年10期
5 杨春玲;张传芳;许文翠;;基于区间数贴近度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年21期
6 张娜;;三端点区间数互反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测度方法[J];统计与决策;2011年15期
7 陶志富;周礼刚;陈华友;;区间灰色多属性决策IOWA算子赋权方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0年03期
8 陈孝新;;灰色多属性群决策的TOPSIS法[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9 陈孝新;刘思峰;;灰色多属性决策的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排序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年10期
10 朱方霞;陈华友;;确定区间数决策矩阵属性权重的方法——熵值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聂凤鹤;聂凤飞;;基于熵的互补判断矩阵一致性问题[A];第九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五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霞;灰色决策理论若干问题探讨[D];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11年
2 李保亮;自信心指标对群体决策过程和结果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16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1816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