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中的破坏性领导理论与启示
本文选题:破坏性领导 + 破坏性领导者 ; 参考:《经济管理》2010年06期
【摘要】:组织中领导权力的滥用和不当领导行为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引起了人们对破坏性领导的关注。破坏性领导是指领导者反复表现出来的伤害组织成员、损害组织利益的行为。本文首先介绍了破坏性领导的内涵与结构,接着分析了破坏性领导产生的原因,并指出了破坏性领导的影响后果及应对破坏性领导的策略,最后,探讨了该理论的启示意义以及需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Abstract]:The abuse of leadership power and the serious consequences of improper leadership behavior in the organization have aroused people's attention to destructive leadership. Destructive leadership refers to the behavior that the leader repeatedly shows to harm the members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damage the interests of the organization.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and structure of destructive leadership, then analyzes the causes of destructive leadership, and points out the consequences of destructive leadership and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destructive leadership. The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of the theory and the problems needing further attention and research are discussed.
【作者单位】: 广东金融学院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系;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德行领导与破坏性领导研究”(70871053) 广东省高校文科基地创新团队项目“企业中层管理者的领导执行力研究”(07JDTDXM63004)
【分类号】:C9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军;吴隆增;林雨;;应对辱虐管理:下属逢迎与政治技能的作用机制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02期
2 高日光;孙健敏;;破坏性领导对员工工作场所越轨行为的影响[J];理论探讨;2009年05期
3 吴隆增;刘军;刘刚;;辱虐管理与员工表现:传统性与信任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伟;龙立荣;;实际收入水平、收入内部比较与员工薪酬满意度的关系——传统性和部门规模的调节作用[J];管理世界;2011年04期
2 包玲玲;王韬;;转型背景下雇佣关系模式对员工助人行为的影响[J];管理学报;2011年11期
3 芦青;宋继文;夏长虹;;道德领导的影响过程分析:一个社会交换的视角[J];管理学报;2011年12期
4 吴维库;王未;刘军;吴隆增;;辱虐管理、心理安全感知与员工建言[J];管理学报;2012年01期
5 阮悦芳;黄爱玲;;学校辱虐管理现象及应对策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6 马跃如;李树;;不确定性企业环境条件下的辱虐式领导与团队绩效关系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严丹;;上级辱虐管理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来自制造型企业的证据[J];管理科学;2012年02期
8 李宁琪;易小年;;组织公平、辱虐管理及员工工作倦怠关系实证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0年04期
9 杨珍;;领导者创新精神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创新气氛的中介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22期
10 严丹;;破坏性领导负性影响维研究新进展[J];求索;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淑娟;牛甫;;消费信任研究述评[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文鹏;转型背景下企业绩效考核目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严丹;辱虐管理对员工建言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包玲玲;雇佣关系对知识共享与助人行为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于米;组织公平、员工建言与工作产出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路红;破坏性领导的内容结构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洪雁;中国组织情境下领导越轨行为的分类框架及效能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顼;追随的内容结构及与绩效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董悦超;辱虐管理对员工绩效的影响:神经质与尽责性的调节作用[D];吉林大学;2011年
3 周淼;辱虐管理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原涛;追随特质模型及追随动机与相关变量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高莹;中国情景下辱虐管理对员工职场偏差行为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李树;毁害型领导与下属工作态度及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易小年;毁害型领导与员工职业倦怠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郭磊;辱虐式领导与团队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支娟娟;雇佣保障、员工传统性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刘筱;攻击性管理行为与员工犬儒主义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益;刘军;宋继文;吴维库;;不同情商水平下领导行为与员工组织承诺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年02期
2 柳士顺;凌文辁;方俐洛;;毁害型领导:领导研究的新视角[J];理论探讨;2008年03期
3 刘军;宋继文;吴隆增;;政治与关系视角的员工职业发展影响因素探讨[J];心理学报;2008年02期
4 高日光;杨杰;王碧英;;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越轨行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年05期
5 刘军;富萍萍;张海娜;;下属权威崇拜观念对信心领导过程的影响:来自保险业的证据[J];管理评论;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彤晖;;让下属快乐工作[J];新长征(党建版);2008年05期
2 张辰;;下属比你强怎么办?[J];中外管理;2003年02期
3 秦源,鞠强;广义奖罚[J];企业管理;2005年09期
4 鲁钟鸣;下属比自己强怎么办[J];经营管理者;2005年09期
5 鲁伟;浅谈如何增强领导者对下属的影响力[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6 任予;;好上司必备的十八项美德[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0年11期
7 王元涛;;忠告上司[J];技术经济与管理;1998年03期
8 马虹;刘建;;从组织的角度进行组织核心员工的培养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34期
9 盛宇华;;论有效的领导行为[J];江苏社会科学;1991年04期
10 李桦;;企业经理人如何树立自己的领导权威[J];中外企业家;200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国文;;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青年自组织[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2 付秀彬;;组织,,制度与城市化[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3 贾留战;彭翠;;领导理论的革新:服务型领导[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阳新国;;当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赵希男;褚德海;王飞;;论竞优及其管理[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许一;;柔性领导组织文化管理行为机理研究[A];“领导科学发展30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志强;;中国入世对律师专业服务的新要求[A];第2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罗大华;王志华;;当前中国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社会心理成因及对策思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9 郭浩善;马献钊;;从我省情况谈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点及发展趋势[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罗大华;王志华;;当前中国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社会心理成因及对策思考[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志石;上合组织借力实业家委员会推动区域经贸合作[N];国际商报;2006年
2 祁红梅;知识转移的管理[N];中国质量报;2008年
3 记者 阎红玉 通讯员 李德富 陈华春;梨树农民走进合作经济组织[N];农民日报;2003年
4 记者 王薇薇;豆浆机国家标准审定通过[N];经济日报;2009年
5 张新生;巴将首次以生产国身份参加国际石油会议[N];科技日报;2008年
6 记者 周轶君;3名巴激进组织成员被打死[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7 魏东;如何培养下属[N];市场报;2002年
8 记者 赵勇进;确保农民失地不失利[N];南通日报;2006年
9 吴兴国;村民和集体组织成员有何区别[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10 韩墨;猛虎放下武器,“虎首”下落成谜[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国立;新形势下党的组织管理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2 王婷;当代中国社会青年自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祝木伟;组织伦理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4 宋李俊;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的集成组织及其关键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许一;柔性领导行为理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6 史晓白;学习型组织与人力资本开发[D];苏州大学;2006年
7 龙飞;基于组织共享心智模型的组织知识创新管理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8 潘晓云;基于个体、团队视角冲突与情绪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梁燕玲;文化诉求与组织生命力[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冯丹龙;企业组织资本增长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倩;组织成员创新精神问卷编制及现状调查[D];山西大学;2010年
2 赵骏;中国社会的组织成员激励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师朋栋;营销渠道内组织成员间信任机制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4 荣波;虚拟空间成员交互网络特性及潜在组织成员搜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李志玲;组织存在的实践哲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李玲玲;科研协作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刘亚妹;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组织变革的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8 赵德;领导者社会资本与其影响力关系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袁林;隐性领导的基本方式及实现途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潘卿;基于顾客价值最大化的企业再造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952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1995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