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领导决策论文 >

模糊程度和决策角色对模糊规避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15 05:28
  在模糊决策中有一种常见的现象——模糊规避,指人们在决策时,常常喜欢选择概率已知的事件,而不喜欢选择那些概率信息不确定的事件。近年来,对模糊规避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青睐。在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梳理时发现,还有很多可探讨的空间:第一,对于模糊程度与模糊规避关系的探讨,研究者们得出了不同的结果;第二,很少有研究者对模糊决策中个体在为自我或他人决策时的模糊规避现象进行比较研究;第三,个体差异(特质性调节定向)在模糊决策中所起的作用尚不明确。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将分为三个部分,逐步深入探讨模糊程度、决策角色以及特质性调节定向对模糊规避的影响。第一部分为实验一,考察在金钱领域的模糊决策中,个体在高、中、低三种模糊程度的情境中,其表现出的模糊规避是否有变化。结果显示:个体的模糊规避行为会随着模糊程度的变化而改变。第二部分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二A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引入决策角色这一变量,探究人们在不同模糊水平条件下,为自己和抽象他人决策时的模糊规避行为是否存在差异;实验二B则是将实验二A中的抽象他人,更换为具体他人,进一步探究个体为自己和为具体他人决策时的模糊规避行为是否存在差异。第三部分是在前面两个...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模糊规避
        1.1.1 模糊规避的提出
        1.1.2 模糊规避的理论解释
        1.1.3 模糊规避的研究范式
        1.1.4 模糊规避的影响因素
    1.2 决策角色
        1.2.1 决策角色概述
        1.2.2 决策角色的理论解释
第二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构想
    2.1 问题提出
        2.1.1 模糊程度对模糊规避的作用
        2.1.2 在模糊决策中,人们为自己或他人决策时模糊规避是否存在差异
        2.1.3 个体差异在模糊规避中的作用
    2.2 研究思路
    2.3 研究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实践意义
第三章 实验一 模糊程度对模糊规避的影响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
        3.2.2 实验设计
        3.2.3 实验材料
        3.2.4 实验程序
        3.2.5 数据处理
    3.3 结果分析
    3.4 讨论
    3.5 结论
第四章 实验二 个体在不同模糊程度情境中为自我—他人决策时的模糊规避行为
    4.1 实验二 A:不同模糊程度下个体为自己或抽象他人决策时的模糊规避行为
        4.1.1 研究目的
        4.1.2 研究方法
        4.1.3 结果分析
        4.1.4 讨论
        4.1.5 结论
    4.2 实验二 B:不同模糊程度下个体为自己或不同社会距离的具体他人决策时的模糊规避行为
        4.2.1 研究目的
        4.2.2 研究方法
        4.2.3 结果分析
        4.2.4 讨论
        4.2.5 结论
第五章 模糊程度、决策角色及调节定向对模糊规避的影响
    5.1 实验三 A:模糊程度、决策角色(自己、抽象他人)及调节定向对模糊规避的影响
        5.1.1 研究目的
        5.1.2 研究方法
        5.1.3 结果分析
        5.1.4 讨论
        5.1.5 结论
    5.2 实验三 B:模糊程度、决策角色(自己、具体他人)及调节定向对模糊规避的影响
        5.2.1 研究目的
        5.2.2 研究方法
        5.2.3 结果分析
        5.2.4 讨论
        5.2.5 结论
第六章 总讨论与总结论
    6.1 模糊程度对模糊规避的影响
    6.2 决策角色对模糊规避的影响
    6.3 决策角色和调节定向对模糊规避的交互影响
    6.4 总结论
    6.5 本研究的创新
    6.6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确定性容忍度、损益概率及延迟风险对延迟选择的影响[J]. 黄仁辉,曾晓青,李文虎.  心理学探新. 2014(03)
[2]心理距离与决策者角色对风险决策的影响[J]. 赵秋荻,刘永芳,段婧,徐沙.  应用心理学. 2013(01)
[3]自尊与模糊决策中的决策偏好[J]. 张凤华,杨清,胡竹菁,罗嗣明,张庆林.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2(06)
[4]决策者角色及相关变量对风险偏好的影响[J]. 段婧,刘永芳,何琪.  心理学报. 2012(03)
[5]模糊规避的形成机制:基于可评价性假设的视角[J]. 徐富明,张军伟,刘腾飞,蒋多,文桂婵.  心理科学. 2012(01)
[6]解释水平视角下的自己-他人决策差异[J]. 徐惊蛰,谢晓非.  心理学报. 2011(01)
[7]概率大小、损益结果和认知闭合需要对模糊规避的影响[J]. 张军伟,徐富明,刘腾飞,陈雪玲,蒋多.  应用心理学. 2010(03)
[8]决策者角色及相关因素对风险偏好的影响[J]. 刘永芳,陈雪娜,卢光莉,王怀勇.  心理科学. 2010(03)
[9]不同模糊程度下模糊决策的决策偏好[J]. 张凤华.  心理学探新. 2009(06)
[10]模糊决策的情境依赖性[J]. 史滋福.  心理学探新. 2009(02)

博士论文
[1]模糊决策中决策偏好的情景依赖性[D]. 张凤华.西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决策框架与调节定向对模糊规避的影响[D]. 方侠辉.江西师范大学 2015
[2]决策角色与框架类型对模糊规避的影响[D]. 何偲骅.福建师范大学 2015
[3]调节定向及决策者角色对风险决策的影响[D]. 庄晓萍.苏州大学 2014
[4]决策者角色及其相关因素对风险和跨期决策的影响[D]. 张柏宁.华东师范大学 2012
[5]自我与他人不同决策角色对偏好反转的诱发[D]. 陈雪娜.华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89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3589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c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