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决策理论的幸福感认知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3 05:11
本文关键词:基于行为决策理论的幸福感认知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主观幸福 效用 启发式偏差 前景理论 损失规避 锚定效应 心理账户 过度自信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精神生活和心理体验,心理领域的研究者们也在积极寻求正确的途径来提高人们的快乐体验和幸福状态,不仅健康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对快乐体验研究给予长期的关注,近年来,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将快乐、幸福等概念纳入到研究的范畴。幸福感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对一件事,一种状态总体的满意程度,受社会大环境不可抗的因素以及个体自身决策行为的影响,所以每一次行为决策的结果都会影响幸福感。人们每天都在做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决策,既然决策的结果对人们的幸福感有如此深的影响,那么深入的探讨和学习人们常出现的一些行为偏差则可以让人们更多的了解自己的行为决策,从而避免一些不良结果的产生,对于不可避免的不良结果,人们也可以以更加坦然的态度去面对。 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 1、通过理论研究分析了幸福感与效用的关系。根据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提出了幸福=效用/欲望。要想幸福最大化,一、单个个体需要效用最大化。二、在群体网络中,个体应在现有的资源中趋乐避苦,将效用最大化。幸福感是十分主观的,是整体的概念,因此幸福感不可以比较,每个个体都有各自不同的幸福指标,不能以一个个体的标准去衡量另一个个体。 2、从社会学角度,个体的认知能力和水平角度,个体的决策行为角度分别分析了影响幸福的3个因素。社会学是从社会大环境入手,包括价值观、精神上的,物质条件上的,还有个体主观的。个体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主要分析了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个体的决策行为,主要分析了常见的几种行为偏差。 3、情感与幸福感的交互作用。 4、针对于影响幸福的3个因素,作为个体我们能改善的只有第三条决策行为偏差。因此针对偏差,提出一些改善之道。
【关键词】:主观幸福 效用 启发式偏差 前景理论 损失规避 锚定效应 心理账户 过度自信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34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1章 绪论10-13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动机10-11
- 1.2 研究目的、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11-13
- 1.2.1 研究目的11-12
- 1.2.2 研究框架12
- 1.2.3 研究方法12-13
- 第2章 幸福与效用:相关文献综述13-16
- 2.1 幸福是什么13
- 2.2 效用是什么13-14
- 2.3 幸福与效用14-16
- 第3章 影响幸福感的因素16-37
- 3.1 从社会学角度16-19
- 3.2 认知心理学角度19-20
- 3.2.1 认知中生理能力的限制19-20
- 3.3 认知中的心理偏差的影响20-28
- 3.3.1 判断启发式导致的偏差20-24
- 3.3.2 人会搞错自己的感觉(视错觉、记忆错觉、预见错觉)24-26
- 3.3.3 感受主体的体验背景(体验拉伸)26
- 3.3.4 小结:富人比穷人幸福吗?26-28
- 3.4 从行为决策学角度28-37
- 3.4.1 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28-31
- 3.4.2 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与调整启发31-32
- 3.4.3 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32-35
- 3.4.4 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和后悔厌恶35
- 3.4.5 过度自信35-37
- 第4章 情感和认知对幸福感的影响37-40
- 4.1 情绪与情感37
- 4.2 情感和认知的冲突37-38
- 4.3 积极错觉38
- 4.4 自利性推理38-40
- 第5章 研究结论40-43
- 致谢43-44
- 参考文献44-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春荣;;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研究[J];心理学动态;1986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行为决策理论的幸福感认知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主观幸福 效用 启发式偏差 前景理论 损失规避 锚定效应 心理账户 过度自信
,
本文编号:512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512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