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质模型的AH电信项目经理培训体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素质模型的AH电信项目经理培训体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素质模型 培训 课程体系 讲师制度 项目经理
【摘要】:随着素质模型理论在我国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公司把素质模型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并且越来越成熟。基于素质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比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具优势和特点。它是把公司战略、公司文化、核心能力、竞争优势、绩效考核和员工素质相结合,提供一种基于人性的新的管理理念。现代环境下,电信行业已经在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的战略性产业。目前电信项目经理培训课程主要集中在一般的销售、项目管理、服务、时间管理等传统的培训。但是传统培训的最大缺点是没有结合项目经理个人的素质展开针对性的培训,导致培训无法与项目经理需求相结合,影响最终工作绩效,导致效益达不到预期。本文将素质模型把公司发展和项目经理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公司方面为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开发公司的核心能力;而员工为寻求职业生涯的发展,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恰好把公司的需求和员工的需求结合在一起,不仅有利于公司的发展,也有利于员工个人的发展。本文主要采用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与数据分析的方式对AH电信企业项目经理培训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发现:(1)培训部门员工整体素质未达到高水平的要求;(2)对培训的满意度不高;(3)高层次培训相对较弱;(4)对培训的认识不足。通过对项目经理的问卷调查和行为事件访谈,我们将AH电信公司项目经理的素质概括为两类:(1)基本素质:产品知识、网络知识、人际沟通、资源协调、自我管理与学习、适应力;(2)专业素质包括:调查分析力、、业务扩展能力、客户导向能力、行业追踪、项目监控与评估能力。最后针对前文中对AH电信企业项目经理培训问题以及其所应具备的素质特征的分析,结合项目经理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构建项目经理的能力素质模型,然后,以所构建的素质模型为基础从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培训讲师管理制度建设、培训效果评价体系建设以及培训管理体系建设四个方面入手开发出符合项目经理素质特点的培训课程体系,具体开发基础课程与能力提升课程,加强培训效果评价,并根据培训效果评价的反馈,为后续的培训设计提供依据。这样,基于素质模型的项目经理培训体系可以把公司发展和项目经理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培训效果,对于企业培训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素质模型 培训 课程体系 讲师制度 项目经理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2.92;F62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一、绪论8-16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1、研究背景8-9
- 2、研究意义9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9-13
- 1、国内外关于素质模型的研究9-11
- 2、国内外关于员工培训的研究11-13
- (三)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13-14
- 1、研究内容13
- 2、研究方法13-14
- 3、研究思路14
- (四) 可能的创新点14-16
- 二、理论基础16-23
- (一) 素质模型论16-19
- 1、素质模型的内涵16
- 2、素质理论模型16-18
- 3、素质模型的构建18-19
- (二) 培训体系理论19-20
- (三) 基于素质模型的培训理论20-23
- 1、基于素质模型的培训20-21
- 2、素质模型下的培训体系特点21-23
- 三、AH电信项目经理培训的现状及问题23-37
- (一) AH电信公司介绍23
- (二) AH电信项目经理培训状况的调查23-29
- 1、样本的基本信息24
- 2、AH电信项目经理培训存在的问题24-29
- (1) 培训部门员工整体素质未达到高水平的要求25
- (2) 对培训的满意度不高25-26
- (3) 培训无法满足项目经理的需求26-27
- (4) 高层次培训相对较弱27-28
- (5) 对培训的认识不足28-29
- (三)项目经理岗位特点及能力素质要求29-37
- 1、AH电信公司项目经理岗位职责要求29-30
- 2、AH电信公司项目经理的能力素质30-33
- 3、目前AH电信公司项目经理的能力弱项33-34
- 4、AH电信公司项目经理培训与能力提升的关联性34-37
- 四、构建基于AH电信项目经理素质模型的培训体系37-46
- (一) 培训需求评估37-38
- (二) 培训课程体系建设38-40
- 1、项目经理培训课程体系定位38-39
- (1) 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拥有完整的课程体系38
- (2) 设计循序渐进、一脉相承的课程体系38
- (3) 将课程培训理论与项目经理实践相结合38
- (4) 培训课程体系构建程序38-39
- (5) 解析素质模型,提炼知识点39
- 2、课程设计39-40
- (三) 培训讲师管理制度建设40-41
- (四) 培训效果评价体系建设41-43
- 1、项目经理成绩评估42-43
- 2、培训课程评估43
- 3、培训组织评估43
- (五) 培训管理体系建设43-46
- 1、制度体系44
- 2、组织体系44-46
-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46-48
- (一) 研究结论46
- (二) 研究展望46-48
- 参考文献48-50
- 附录150-52
- 附录252-54
- 附录354-56
- 附录456-59
- 致谢59-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庆桦;杨超;;选聘员工的素质模型——专访北京工发咨询公司总经理辛浩力[J];中外管理;2004年10期
2 陈永东;;破解胜任素质模型应用难题[J];中外管理;2005年10期
3 张颖殊;;建立和应用胜任素质模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6年06期
4 农艳;彭长桂;马斐葭;张伟俊;张廷文;;为素质模型正本清源——从联合利华谈起[J];人力资源;2006年08期
5 陈兴华;胡洪飞;姜英会;;素质模型为何水土不服[J];企业管理;2006年06期
6 孙芬;沈进;;基于中国企业的胜任素质模型研究[J];企业活力;2006年06期
7 陈兴华;姜英会;;根治素质模型的“水土不服”[J];人力资源;2006年12期
8 刘喜萍;王希俊;刘兆红;;企业人才素质模型构建的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6年06期
9 周琛;崔婷婷;;胜任素质模型离我国企业有多远[J];当代经理人;2006年15期
10 张桂平;;素质模型在企业运用中的误区及对策[J];湖南农机;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娄玮瑜;钟建安;周娜;;基于职业发展的大学生核心素质模型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怀明;王君南;;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 刘杰;近半员工对“人力素质模型”陌生[N];组织人事报;2010年
2 一院211厂党委;典型员工素质模型的研究与构建[N];中国航天报;2014年
3 农行党校2007年春季领导干部进修班第五课题组;胜任素质模型及其在农行应用的设想[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4 刘建萍 苏伟;陕飞集团完成素质模型基础建构[N];中国航空报;2008年
5 特约记者 刘逢安 特约通讯员 李晓峰;军人心理素质模型通过鉴定[N];解放军报;2010年
6 詹伟峰;建立素质模型 打造优秀管理团队[N];中国矿业报;2007年
7 杰伊;领导力素质:让企业变得更卓越[N];经理日报;2007年
8 陕西省教育厅、西安科技大学 郭强邋王雪莉;大学生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N];光明日报;2007年
9 臧志彭 复旦大学公共绩效与信息化研究中心博士;高素质执政队伍建设的有效抓手[N];组织人事报;2013年
10 特约通讯员 张伟;南昌陆军学院建立指挥员素质标准“模板”[N];解放军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金健;先进制造业一线员工素质提升体系构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丽娜;DG公司研发设计人员胜任素质模型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章宏娟;基于素质模型的宁波供电公司内训师队伍建设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杨龙兴;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赛龙科技集团中层管理人员招聘体系优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付强;基于素质模型的德阳移动全业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常立明;凯利核电技术服务人员胜任素质模型研究[D];南华大学;2014年
6 杨剑;F供电局中层干部领导力素质模型构建和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唐智帆;C厂中层管理人员领导力素质模型的建立与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振清;胜任素质模型视阙下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9 宋昱;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X研究所招聘甄选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10 韩香凝;MQ公司中层管理者胜任素质模型及应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37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037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