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服务型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地方服务型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服务型政府内部机构针对人力资源问题进行规划有着重大意义。这一理念的的实行对政府公务人员的管理带来了非一般的考验。因此,在进行服务型政府创建时,不但要考虑部门利益和整体目标,还需同时考虑公务员个体价值和个人目标,使双方需要达到平衡,实现协同发展。因为人资成本是政府机构行政成本的主要内容,科学规划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利用工作,有助于减少政府成本,还能增强政府适应社会改变,融入新价值理念,提高公共产出和服务品质的能力。另外,新时期的人资规划工作不但是企业优势的主要来源,还是政府机构优势获取的重要途径。高层次人才的获取竞争愈发激烈,为了吸引更多人才,打造团队综合竞争力,政府还需要吸引更多企业高层次人才。人才招引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需求方会给人才提供较高水平的待遇;人才自身也会据其事业规划选择适合的单位和岗位。高层次人资是构成市场主体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来源,所以服务型政府应该高度重视高级人才引进和团队构建,充分运用其突出才能,为政府更好地履行其职能提供支持。为此,服务型政府不但要修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更需要转变选才用才思想。本研究以人资管理中的体制变革课题展开,围绕当前国内服务型政府现况和切实需要,选择了深圳市政府为分析客体。本研究回顾了该市政府人资现状和管理体系改革历程,在对此改革工作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找出对此改革产生直接影响的多个因素并建立模型,同时结合当前内外环境变化情况,展开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剖析,总结此项工作的成果,发现其中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本文科学的论证了地方政府在人资管理方面展开战略性规划的作用、效果,以现实案例为基础结合理论分析,不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现实层面,都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 人力资源管理 体制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5
- 1.1 研究背景11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1-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3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3.3 中外研究评述14-15
- 第2章 主要文献回顾15-19
- 2.1 服务型政府概念的界定15
- 2.2 人力资源规划研究现状15-16
- 2.3 人力资源规划的构成16
- 2.4 人力资源规划的方法16-18
- 2.4.1 政府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16-17
- 2.4.2 政府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17-18
- 2.5 服务型政府与人力资源规划的关系18-19
- 2.5.1 人力资源规划有利于构建服务型政府18
- 2.5.2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促进政府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18-19
- 第3章 深圳服务型政府人力资源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19-31
- 3.1 深圳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19-22
- 3.1.1 政府公共服务总体情况19-21
- 3.1.2 政府公共服务分项指标情况21-22
- 3.2 深圳市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22-26
- 3.3 深圳服务型政府人力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6-30
- 3.3.1 选录制度不完善26-27
- 3.3.2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缺乏27
- 3.3.3 人力资源规划不到位27-28
- 3.3.4 政府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28-29
- 3.3.5 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29-30
- 3.4 深圳市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产生原因30-31
- 3.4.1 深圳市的社会环境的转变30
- 3.4.2 人才管理制度落后30-31
- 第4章 深圳市服务型政府和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分析31-38
- 4.1 深圳市服务型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31-33
- 4.1.1 坚持服务理念,转变人员招聘导向31
- 4.1.2 坚持岗位培训,强化人员服务意识31-32
- 4.1.3 坚持规划引领,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32
- 4.1.4 坚持市场导向,提升人员考核制度32
- 4.1.5 坚持岗位匹配,完善现有薪酬制度32-33
- 4.2 深圳市政府深入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战略规划33-35
- 4.2.1 人力资源短期战略33-34
- 4.2.2 人力资源中期战略34-35
- 4.2.3 人力资源远期战略35
- 4.3 调整服务型政府业务分类,提高人力资源效率和社会效益35-38
- 4.3.1 认真调整服务型政府业务分类35-36
- 4.3.3 提高人事管理效益36-38
- 第5章 国处地方服务型政府环境分析38-41
- 5.1 美国地方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38-39
- 5.2 德国地方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39
- 5.3 新加坡地方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39-41
- 第6章 深圳服务型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对策41-47
- 6.1 转变思想,遵循人力资源管理原则41
- 6.2 合理配置深圳市服务型政府的人力资源41-44
- 6.2.1 改进工作人员招录工作41-42
- 6.2.2 优化地方服务型政府人力资源结构42-43
- 6.2.3 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务员人事制度43-44
- 6.3 完普地方服务型政府人力资源培训体系44-45
- 6.3.1 加强公务员人员思想教育培养44
- 6.3.2 加强公务员人员专业教育培养44-45
- 6.4 完普地方服务型政府人力资源考评体系45-47
- 6.4.1 设立基础的公务人员工资指导价格45
- 6.4.2 健全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考评激励制度45-47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47-49
- 7.1 研究结论47-48
- 7.2 不足与展望48-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昌华;浅议人力资源管理[J];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李广义;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必备素质分析[J];理论导刊;2001年03期
3 徐颖;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1年11期
4 尚曙光;急需导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制度框架──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曾湘泉院长[J];中国公务员;2001年08期
5 杨玉英;浅议人力资源管理[J];理论研究;2001年S1期
6 刘为;论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学习论坛;2001年07期
7 马有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迎接入世挑战[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1年06期
8 陈志学;饭店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创新[J];中国机关后勤;2002年05期
9 杨旭;;解好人力资源管理课题[J];学理论;2003年10期
10 王淑芹;借鉴融合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方法[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制度与价值[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唐春勇;潘妍;;具有社会责任的人力资源管理[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董爱民;;加强我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初步探索[A];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医学科研管理研讨会征文汇编[C];2006年
4 傅超;刘琳琳;;试论打捞单位人力资源管理[A];2009年度救捞论文集[C];2009年
5 喻剑利;;中国中小企业的虚拟人力资源管理[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张慧;;基于高职培养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研究——以“员工培训”为例[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7 赵丽萍;;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许红华;孟丽;;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人力资源管理[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冯玉荣;;护理人力资源管理[A];河南省护理管理新理论、新视角高级培训班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谭志秀;;县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2007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两重使命[N];安徽经济报;2001年
2 记者 李延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热中要冷[N];中国企业报;2001年
3 胡文进;举步维艰,,人力资源管理在民企发展中的现状[N];机电商报;2005年
4 靳朝晖;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应用的现状与思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5 杨颖辉;探索人力资源管理新路径[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6 刘静;人力资源管理大讲堂开讲[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7年
7 包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趋热[N];深圳商报;2007年
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林泽炎;人力资源管理:国企和外企差别在哪?[N];中国人事报;2008年
9 张文强;全国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实践研讨会召开[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10 姚成毅;创新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N];现代物流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海滨;内控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立峰;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3 侯荔江;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与系统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4 何江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邱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陈万思;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7 姚宝刚;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彭华松;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周福战;基于知识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曾建权;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刚;甘肃兴达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改进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曲明慧;人力资源管理的法治理念[D];天津大学;2009年
3 王剑;人力资源管理权威现象探析[D];西北大学;2011年
4 张琪;中油吉林化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吴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吕文福;论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者角色定位[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7 张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8 熊敏;各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胜;基于胜任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甄选体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10 郭琳;F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911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091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