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现况分析
本文关键词:甘肃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现况分析
【摘要】:目的:总结甘肃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经验与不足,全面了解现状和需求,探讨、改进和完善改革方案;丰富相关研究结论,积累基线数据;为下一步改革提供建议和理论依据。方法: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数据录入使用Epidata 3.1,数据整理和分析使用SPSS17.0;动态数列采用绝对增长量、增长速度、发展速度进行描述;二分类变量率及构成比的比较使用卡方检验;有序分类变量构成比的比较使用秩和检验;医务人员满意度的比较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检验水准为0.05(双侧)。结果:(1)试点医院改革基本情况2012-2014年间,在医疗资源方面,第一批试点医院的平均固定资产、年末在职职工数、实际开放床位数、编制床位数增幅分别达35.91%、9.29%、19.24%、14.04%;第二批试点医院分别为37.34%、11.01%、30.51%、24.97%;编制人数增长不明显。服务提供方面,第一批试点医院门急诊人次数、出院人数增幅分别为28.75%、18.63%;第二批试点分别为4.91%、31.46%;第一批试点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由9.49天降至9.09天,高于第二批试点(从8.88天降至8.45天)。医疗费用方面,第一批试点次均诊疗费用、出院患者平均费用增幅分别为4.05%、13.16%;第二批试点为17.22%、3.97%。收支方面,第一批试点医院政府补助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三年间分别为21.43%、19.43%、20.79%,均明显高于第二批试点(11.83%、12.72%、13.61%)。三年间第一批试点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36.49%、35.89%、33.98%,均低于第二批试点(39.77%、39.09%、37.41%),且呈持续下降的趋势;第一批试点药品费占总支出的比例由37.50%下降至34.66%,第二批试点由36.16%降至34.86%。(2)改革制度建设情况2012-2014年间第一批试点的经营管理自主权拥有率均明显高于第二批试点,至2014年,第一批试点人事管理权、内部组织机构设置权、副职推荐权、中层干部聘任权、内部分配权、年度预算执行权拥有率分别达到71.79%、92.11%、86.84%、97.44、97.44%、76.32%;第二批试点分别达到62.50%、90.63、78.13%、100%、96.88%、87.50%。第一批试点的药品加成取消率显著高于第二批试点,三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2014年,第一批试点取消药品加成的医院占总数的94.87%,第二批试点为68.75%。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面,两批试点实行按需设岗情况三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行绩效考核制度方面除2012年外,其他两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推进分级诊疗方面,三年间第一批试点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通道的建有率均高于第二批试点,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2014年,两批试点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远程会诊系统的医院分别占总数的43.59%、40.6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卡通”为43.59%、25.0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医务人员满意度和对改革认知情况两批试点医务人员的平均每日工作时长分布,对工作时间变化的主观感受、对当前工作的满意度得分、平均月收入及对收入变化的感知情况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收入、工作强度、工作成就感、工作环境对医务人员满意度影响较大。在医院绩效考核制度给医务人员带来的压力变化方面,两批试点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医院奖惩制度的满意度得分分别为3.47、3.51,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医院管理状况的满意度得分分别为3.69、3.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批试点的医务人员对本地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方案的了解程度有差异(P0.05);对所在医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认知情况和对现阶段医改的期望方面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稳定上升,平均住院日下降;次均诊疗费用、出院患者平均费用增速减缓;药品费占总收入的比例下降,医院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明显增加;改革制度建设情况较好,县级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经营管理自主权得到落实;取消药品加成改革工作成效显著;与改革预期目标一致。(2)人力资源总量偏低、人员编制不足;各项收入增幅过大;信息化建设水平滞后;医务人员对改革方案的了解程度较差;与改革预期目标相反。(3)收入、工作强度、工作环境、执业环境对医务人员满意度影响较大,其中改善收入为医务人员的第一诉求。
【关键词】:县级公立医院 现况调查 医务人员 满意度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197.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前言11-19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意义12-13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12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12-13
- 1.3 国内外公立医院改革相关探索和研究13-18
- 1.3.1 境外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和实践13-15
- 1.3.2 国内公立医院改革研究概况和实践15-16
- 1.3.3 我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回顾16-17
- 1.3.4 甘肃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回顾17-18
- 1.4 医务人员满意度研究现状18-19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19-22
- 2.1 资料来源19
- 2.2 研究内容19
- 2.3 研究方法19-20
- 2.3.1 文献研究20
- 2.3.2 问卷调查20
- 2.4 统计学分析20-21
- 2.5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21-22
- 第三章 试点医院改革基本情况22-31
- 3.1 医疗资源状况22-24
- 3.2 服务提供情况24-25
- 3.3 医院运行效率25
- 3.4 医疗费用情况25-26
- 3.5 收支情况26-29
- 3.6 小结29-31
- 第四章 试点医院改革制度建设31-39
- 4.1 各自主经营权拥有情况31-34
- 4.2 取消药品加成改革情况34
- 4.3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情况34-35
- 4.4 推进分级诊疗情况35-36
- 4.5 信息化建设情况36-38
- 4.6 小结38-39
- 第五章 医务人员满意度与改革认知情况39-48
- 5.1 医务人员基本情况39-40
- 5.2 医务人员工作情况40-44
- 5.3 压力变化及对医院奖惩制度、管理状况满意度44-45
- 5.4 医务人员对改革的认知情况45-46
- 5.5 小结46-48
- 第六章 讨论与建议48-56
- 6.1 讨论48-54
- 6.1.1 人力资源总量偏低,人员编制不足48-49
- 6.1.2 服务量明显增加,运行效率有所改善49
- 6.1.3 医疗费用增长速度减缓,收支结构趋于合理49-51
- 6.1.4 管理制度改革和取消药品加成改革卓有成效51
- 6.1.5 信息化水平滞后51-52
- 6.1.6 收入和工作条件对医务人员满意度影响较大52-53
- 6.1.7 医务人员对改革方案的认知程度亟待提高53-54
- 6.2 建议54-56
- 6.2.1 科学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控制医疗费用54
- 6.2.2 提高县级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54
- 6.2.3 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医务人员满意度54-55
- 6.2.4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55-56
- 第七章 结论56-57
- 7.1 主要结论56
- 7.2 研究展望56-57
- 参考文献57-60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60-61
- 致谢61-62
- 附录62-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国华;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模式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J];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2002年03期
2 叶伟强;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J];卫生经济研究;2002年02期
3 秦国华;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模式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J];卫生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4 杨哲铭;形形色色的公立医院经营模式转换[J];当代医学;2002年12期
5 钱庆文;台湾公立医院经营的四大变革[J];当代医学;2002年12期
6 柯雨;创新是公立医院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J];中国卫生经济;2003年07期
7 程家祥;对公立医院实行股份制改造的法律思考[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年11期
8 朱佩慧,李卫平;公立医院公私合作改革的选择[J];卫生经济研究;2003年12期
9 付晨,艾晓金,薛迪,唐智柳,陈雯,李军,张钢,信亚东,陈英耀;上海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研究[J];中国卫生资源;2003年04期
10 ;北京将选择部分公立医院进行股份制改造[J];中国药房;200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云;王伟琴;黄文辉;游在农;郑振Oz;陈新平;金昌平;卓生元;赵新峰;肖玉清;董星明;许芳;郑舟舟;黄钦;周武;陈英;潘宝骏;;加强公立医院收支监管研究[A];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九批招标课题研究报告专集[C];2009年
2 孙惠民;;试述公立医院产权置换和产权人格化[A];2004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范道友;;对公立医院人才流失的思考[A];2004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文敏;;我国公立医院治理的创新路径研究——基于制度变迁理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孙维傲;袁红梅;陈玉文;;二、三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使用的问题与对策[A];2012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十二五”医药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6 申屠正荣;;浙江省公立医院经济政策分析与思考[A];医改中的医院运营与医保管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王潇;杨世民;方宇;姜明欢;武丽娜;;陕西省公立医院儿童基本药物可获得性及价格评价研究[A];2013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医药安全与科学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3年
8 曹勇;崔爽;杨九龙;李传荣;周咏梅;谭志敏;管勇;杨少梅;王世明;潘蕾;张洪慧;谭帮财;苟卫;尚涛;巩淑青;田立启;;加强公立医院收入和支出监管研究[A];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九批招标课题研究报告专集[C];2009年
9 罗京;;浅谈公立医院资金运行和补偿机制[A];湖南省卫生经济与信息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第一次学术年会专辑[C];2010年
10 张先芝;;人才建设是公立医院发展的关键[A];西南六省、区、市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协作片第十五次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圣祥;鼓励公立医院引进社会资本是“伪发展”[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舒圣祥;引社会资本入公立医院是一种伪发展[N];检察日报;2007年
3 彭永清;日本地方公立医院面临生存危机[N];中国社会报;2008年
4 李坚;公立医院“亏损”并不可怕[N];东莞日报;2008年
5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研究》课题组;改“治”:公立医院解困之路[N];健康报;2008年
6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李玲;公立医院要真正姓“公”[N];中国税务报;2009年
7 李勇;公立医院利润不是“不能说的秘密”[N];医药经济报;2009年
8 赵向南;为公立医院用人松绑[N];山西日报;2010年
9 记者 王淑芬;对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要一视同仁[N];科技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吴俊;深圳公立医院:临时工正式工将同酬[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锐;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立医院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璐;基于激励规制理论的我国公立医院政府监管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姚洪武;中国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模式及其评价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4 胡重明;行动者、资源依赖与制度变迁[D];复旦大学;2014年
5 潘苏彦;大型公立医院品牌价值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6 霍振昂;公立医院成本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7 廖湘庆;基于云平台的公立医院服务模式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8 庄俊汉;中国公立医院院长委托代理绩效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李文敏;我国公立医院法人治理及其路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高红霞;公立医院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管理及控制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卫政;四川省公立医院财政投入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谢威;我国公立医院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3 闫磊磊;我国社会资本在公立医院的发展状况及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钟炎军;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诉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韩亚奇;公立医院招聘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6 侯玲玲;公立医院的融资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7 王鹏;河南省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效率评价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8 聂露;公立医院市场融资及其风险控制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9 刘琴;我国公立医院社会组织外部治理路径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陈博;河北省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29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129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