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绩效评价及启示——基于国际比较视角
本文关键词:中国创新绩效评价及启示——基于国际比较视角 出处:《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创新绩效评价 国际比较 研发投入 高技术产业 劳动生产率
【摘要】:基于国际比较视角,对中国及其它39个国家的创新绩效进行了比较评价。具体分析了中国创新绩效总体水平及其结构特征,认为应保持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增长态势,充分发挥科技人力资源红利,加快创新成果应用和技术扩散,实现社会生产率的提高。
[Abstract]: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China and other 39 nation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re evaluated.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verall level of Chinese innovation and it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that should keep China R & D expenditure growth, make full use of human resourc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us dividends, fast application and technology diffusion,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 productivity.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基金】:科技部科技统计基础性工作专项(2013SE-02)
【分类号】:F124.3
【正文快照】: 0引言当前,创新已成为一国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和经济增长动力的决定性力量,各国政府都把创新作为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创新绩效是创新活动所产生成果和影响的集中表现。本文通过对国家创新绩效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清晰认识我国创新绩效的现状特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劲;陈钰芬;;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03期
2 萧鸣政;;中国政府人力资源开发及其战略[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萍;刘思峰;;基于BSC的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09期
2 李志;张莉;;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现状:一项文献述评[J];才智;2009年03期
3 孔玉生;卢静;;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J];财会通讯;2010年32期
4 黄芳;陈共荣;;核心竞争力导向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财会月刊;2007年33期
5 屠念念;;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及其分析[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6 周欢怀;包欢乐;;基于DEA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06期
7 殷阿娜;王厚双;;我国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与国际比较[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09期
8 姜尔加;庞玲;;集团子公司技术创新评价[J];管理世界;2006年11期
9 曹萍;张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02期
10 谢建红;;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2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翟青;;人格特质、创新氛围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建构基于中国装备企业的PICP创新力分析模型[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2 刘丽君;汪群;张龙;;技术创新团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盛亚;单航英;;利益相关者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基于高度平衡型利益相关者的实证研究[A];浙商创新——从模仿到自主[C];2008年
4 梁钰;;基于技术创新的管理会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国际化与价值创造:管理会计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段华洽;向晨琛;;我国地方党政机关青年领导人才成长规律初步研究[A];中国领导人才的开发与管理——2010领导人才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党政与国企领导人才素质标准与开发战略研讨会论文选集[C];2010年
6 李天博;黄毅敏;齐二石;;企业管理创新绩效的灰色聚类评价研究[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7 王咚;林莉;葛继平;;研发投入对辽宁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8 王玉燕;林汉川;王建秀;吕臣;;中国企业转型升级获取竞争优势研究:一个文献综述[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9 盛晓娟;王哲;;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因素及创新绩效研究综述[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国际商务谈判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10 吴宏亮;葛凯丽;;郑汴都市区建设与中国中部地区的现代化[A];城市和郊区的现代化——第十二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兴宽;基于持续创新动力、能力、绩效的创新型企业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应洪斌;产业集群中关系嵌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邱洪华;中国银行业创新活动中的专利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俞湘珍;关于设计的创新过程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李贞;企业知识网络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敖宏;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贡献度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马富萍;高层管理者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罗瑞荣;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中国产业升级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卢智健;创业投资机构活动对科技风险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李林生;网络组织下人力资源配置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令狐克波;企业创新网络配置模式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钟宝;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珍;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杨倩;基于DEA方法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山令欣;企业研发机构技术创新绩效评价及发展目标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熊觅;创新型企业的持续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吴艳萍;建筑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绩效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易迎霞;K市审计机关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李洪青;汽车油管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余军;科技型企业技术人员合作意识、合作行为与研发绩效关系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单红梅;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综合模糊评价及其应用[J];科研管理;2002年06期
2 高建;汪剑飞;魏平;;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指标:现状、问题和新概念模型[J];科研管理;2004年S1期
3 李健;;论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J];时代潮;2002年15期
4 王青云,饶扬德;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层次灰色综合评判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永生;会计准则基本要素的国际比较[J];湖北财税;2000年18期
2 王立生;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劳动力就业——从国际比较看发展中小企业对于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的重大意义[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王增甲,张涛,欧阳雅;对医疗机构征税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河南税务;2002年19期
4 杨仕辉,游春林,吴哲;反补贴的国际比较及我国对策研究[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郑泽香;当前我国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中国统计;2004年03期
6 李晓超,余芳东,石婷,孙振;新一轮国际比较项目中亚太地区的活动计划[J];中国统计;2004年06期
7 蔡丽琴;合作经济国际比较的启示[J];中国合作经济;2004年12期
8 牛有德 ,滕兴华;税务稽查管理体制国际比较与借鉴[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年02期
9 何裕龙;;浅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J];大学时代;2006年04期
10 吴国玖;;全民分红理论及实践的国际比较和借鉴[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吴晓红;;数学课程:由简单到复杂——审视数学课程的国际比较[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田鹤;刘洋;管晓东;史录文;;药品价格国际比较参比国家遴选方法探讨[A];2013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医药安全与科学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3年
3 吴荣义;;台湾新经济指标之衡量与国际比较[A];新经济与两岸四地经济交流协作——第六届“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薛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中)[C];2007年
5 张宁;;通过国际比较看市场经济模式形成的基本因素[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6 王艳;楚娜;;军民融合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启示[A];《科技进步与对策》学术年会(2011)“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王志平;物价国际比较不能简单化情绪化[N];文汇报;2011年
2 岳云霞;拉美所举办竞争力国际比较研讨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孙启文;国际比较项目部际协调小组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N];中国信息报;2010年
4 国家电监会研究室 吴疆;我国发电小时数的国际比较及分析[N];中国电力报;2009年
5 中央党校世界经济研究室主任、教授 陈江生;参加ICP有助世界了解中国[N];深圳特区报;2010年
6 主讲: 袁庆明 本报记者 张佩颍 整理;中国产权市场生成的国际比较[N];中国企业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李云龙;一亿美元推动中国企业上市[N];证券日报;2006年
8 刘北辰;国际比较:我国科技研发现存三弊端[N];中国企业报;2005年
9 吴红宇;物流成本能进行国际比较吗[N];中国国门时报;2002年
10 吴红宇;物流成本能进行国际比较吗?[N];国际商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迎春;中国距离全面参与国际比较项目还有多远[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义娟;建筑的国际比较及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2 张中波;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与借鉴[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高莉;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国际比较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4 肖丽丽;机械设备的国际比较及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5 侯俊军;反倾销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D];湖南大学;2002年
6 潘敏;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借鉴[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7 朱莎;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程菲;影响权益报告的主要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庞利华;人身保险课税制度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借鉴[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10 张平竺;个人所得税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D];厦门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360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360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