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才需求预测研究:盘点与思考
本文关键词:我国人才需求预测研究:盘点与思考 出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的人才需求预测的研究经历了孕育、发展和深化,研究内容包括人才需求预测的应用研究,人才需求的预测指标及预测方法研究,以及预测精度改进策略等诸多领域。盘点30年来的相关成果,今后研究的重点、难点仍将是进一步厘清人才基本概念,积累相关历史数据,探索人才需求规律,辨识预测参数,构建预测模型。
[Abstract]:The research of talent demand forecasting in our country has experienced gestation, development and deepening. The research content includes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talent demand forecasting, the forecast index of talent demand and the research of forecasting method. As well as the prediction precision improvement strategy and many other fields. Inventory of 30 years of relevant results, the focus of future research, the difficulty will still be to further clarify the basic concept of talent, accumulation of relevant historical data. Explore the law of talent demand, identify the prediction parameters, and build a forecasting model.
【作者单位】: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模型研究”(GJA110289)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G719.21
【正文快照】: 2010年6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人才资源总量从现在(2008年)的1.14亿人增加到1.8亿人,增长58%,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6%,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既是我国未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维平;;对人才定义的理论思考[J];中国人才;2010年23期
2 易德生;灰色模型与人才预测[J];系统工程;1987年01期
3 祝红军;祝小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预测方法分析[J];管理科学文摘;2008年03期
4 董纪芳;;组合模型在人才需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电脑;2012年06期
5 孙晋众;林健;;人才需求预测指标体系及其实证分析[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张建勇;赵涛;;基于BP神经网络的科技人才需求预测[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8期
7 杨月;沈进;;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人才需求预测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6年32期
8 肖健华;;人才需求预测的支持向量回归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7年11期
9 蒋正明;张书凤;李国昊;田红云;;我国科技人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年12期
10 周正;;福斯特与巴洛夫论战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伟,刘盛峰,朱祖林;现代远程教育与安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的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孙道远;福斯特农村教育思想对农职教立足“三农”的启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詹先明,徐德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特点及有效实施[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任中普;高等师范学院重点学科特色和比较优势研究——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贾喜林;;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加强中学后培训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林永贵;;破译农村知识贫困延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J];北方经济;2006年06期
7 李佩,马利华,陈立群;对我国近年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吕一中;TAFE学院中的教师[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张雅敏;;职业教育如何走出困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4期
10 高益民,叶赋桂;终身学习与世界高考制度的变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国土资源职业教育研究会课题组;向东;徐明;粟显进;徐文;黄华明;;国土资源行业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研究[A];国土资源行业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研究[C];2011年
2 粟显进;吴尚忠;赵胤淳;邓玉喜;梁孟光;曾学清;;改革开放以来国土资源行业教育改革发展与现状分析[A];国土资源行业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研究[C];2011年
3 高显宏;;高职高专机械类专业开展CAE课程教学内容研究[A];第五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红卫;;从学生视角看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个案研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张耀建;钱维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课程开发问题与对策——以江苏如皋地区的调查为例[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张方明;陈蕾;李金明;;中外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及思考[A];甘肃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许铁;;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彭友华;;论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李兰兰;;中职资助政策对中职学生完成学业的影响研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吕凤虎;李宜敏;罗爱民;罗雪山;;一种改进灰色聚类评估方法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志群;美国社区学院课程变革与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温雪梅;教育国际化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敬然;政府分权下大学自主的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4 严智雄;高职院教育的认同危机及其后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晓保;高等技术院校学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孙渊;江苏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考察[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明昆;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王全旺;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张少辉;山东高职教育发展的调查分析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凤兰;湖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贾真真;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政府投入的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潘冬梅;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建设人才需求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付宪杰;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5 焦燕星;日本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袁慧英;基于市场需求导向的财经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翟乃雯;中等职业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赵龙阳;高职院校与校办企业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元勋;江西省乐安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陶振琴;项目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甘仞初,胡忠志;专门人才队伍年龄结构和补充量的最优规划[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2 夏莉;人力资源结构的预测与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张跃雄;人才预测预报系统研究[J];中国人才;2002年07期
4 郭亚军,刘赋;科技人才需求预测的动态双因子模型[J];东北大学学报;1994年05期
5 边旭,郭亚军;具有激励特征的科技人才需求预测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6 陈红;人才需求组合预测模型研究[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1998年03期
7 易德生;灰色模型与人才预测[J];系统工程;1987年01期
8 祝红军;祝小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预测方法分析[J];管理科学文摘;2008年03期
9 德怀特·H·珀金斯 ,陈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二)[J];管理世界;1989年01期
10 陆莎,黄鸿春;广西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预测模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陈亮;罗刚林;余乔艳;;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竞技体操流变因素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王雅琴;对商品化时代的人生思考和评判──论梁晓声的四部中篇小说[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3 石正伟;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改革的新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4 尚书安,于善启,张鸿亮,刘洪华;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8年05期
5 王守恒,张跃华,魏伟;篮球运动攻守对抗的理性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6 杨其炎;重视“双休日” 加强素质教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S1期
7 任士福,唐秀光;农林高校发展科技产业若干问题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1999年04期
8 杨海濒;对编辑主体性研究的思考[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9 张瑞初;面对新世纪,闽西大学持续发展的思考[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10 何元俭;“说课”教学的尝试与思考[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其朝;;学习《节约能源法》的思考[A];节能减排论坛——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2 辛允旺;;关于建立劳务分包市场的思考[A];科学发展——七省市第九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吴志超;;构建学习型组织 提高企业竞争力[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戴美湘;;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理性思考[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5 盘王生;;实施郴州农业产业化“二次创业”工程的思考[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6 唐治云;朱建军;;羊牯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启示和思考[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7 黎勇;;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8 李春成;;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徐德平;;地方高师院校跨省对等招生的实践与思考[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10 蔡镇章;;矿井探放水工程实践与思考[A];福建省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分会专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吴坚;房地产人才需求出现新变化[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2 程亮;七类人才需求放量[N];人才市场报;2007年
3 通讯员 桂仁;北部湾迎来人才需求高峰期[N];中国人事报;2008年
4 记者 蔡毓生;实用人才需求位居前列[N];汕头日报;2006年
5 顾巍邋记者 闫晓智;会计需求大增[N];烟台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卢飒;乡土人才需求量大[N];贵阳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杨晓冬 整理;各地人才需求行情[N];中国人事报;2005年
8 戴谦 商桑;山东半岛八城市在青“招贤纳才”[N];青岛日报;2006年
9 记者 毛欢喜;市场营销人才需求量最大[N];经济参考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唐作民;房地产中高职位人才需求旺[N];房地产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硕;基于可见近红外成像光谱技术土壤剖面氮的预测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2 陈高华;思考与判断:汉娜·阿伦特的哲学—政治之思[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马军伟;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蛋白质亚细胞定位预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常丽霞;服装流行色的量化与预测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5 袁赓;油气管道的腐蚀及预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何保红;城市停车换乘设施规划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陈广胜;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工林落叶松木材材质预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8 秦庆伟;铝电解惰性阳极及腐蚀率预测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9 白建平;高含水期水淹层解释方法及储层剩余油分布规律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向小东;基于神经网络与混沌理论的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德胜;构建我国税收法律体系的思考[D];山东大学;2006年
2 徐德胜;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思考[D];厦门大学;2006年
3 陈德玉;民事裁判文书改革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刘勇;对我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的思考[D];贵州大学;2008年
5 张坚;美声唱法在当代中国发展概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陶自沛;北京区域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的建设[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谭淑玲;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视野中当代民族文化报道的思考[D];广西大学;2007年
8 张纪德;关于当前我国政府诚信建设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薇;我国媒介批评的现状与思考[D];暨南大学;2008年
10 杨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状况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84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384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