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集聚视角的苏北科技人才成长环境思考
本文关键词:基于人才集聚视角的苏北科技人才成长环境思考 出处:《对外经贸》2016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人才创造力形成的机理和心理资本开发的规律,苏北地区的"人才特区"以及高层次创新人才聚集建设需要从人才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专利保护等方面进行管理模式的构建,专业人才会因为产业集聚而得到不断进步。由此,深入发展人才和产业集聚是构建人才成长环境、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技术水平的有效手段。
[Abstract]:Based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alent creativity and th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the "special zone of talents" and the gathering construction of high-level innovative talents in northern Jiangsu need to be based on the talent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Patent protec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anagement mode, professional talents will get continuous progress because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Therefor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alent 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s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growth environment. Effective means 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pgrade technological level.
【作者单位】: 淮阴工学院;
【基金】:淮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淮安市‘三新’科技社区平台建设与创新管理服务模式研究”(项目编号:HAR2015012)
【分类号】:C964.2
【正文快照】: 一、科技人才集聚模式与机理马歇尔(1919)就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城市化之间的联系展开了研究,提出产业集聚理论,主张人才集聚只有和产业集聚紧密结合在一起才会产生效应。之后,出现了韦伯的区位集聚论、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E·M·胡佛的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波特的企业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锐兰;刘思峰;;发达地区创新人才集聚的驱动机制[J];江苏农村经济;2006年03期
2 王萍;章守明;;区域人才集聚策略研究[J];经济问题;2006年11期
3 孙健;孙启文;孙嘉琦;;中国不同地区人才集聚模式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7年03期
4 孙健;陈建林;李桂玲;;我国不同地区人才集聚的成本收益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06期
5 刘春梅;陈国华;;基于人才集聚载体的人才集聚对策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9年12期
6 朱杏珍;;人才集聚的动力因素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1期
7 张樨樨;;我国人才集聚与城市化水平互动关系的建模研究[J];西北人口;2010年03期
8 李琳;翁丽婷;;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位一体”人才集聚模式的构建[J];梧州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张樨樨;;国外人才集聚模式的类型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0年07期
10 刘春梅;;基于总体产业规划的江苏连云港人才集聚策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金志峰;;从秦国的人才政策看人才集聚[A];中国领导人才的开发与管理——2010领导人才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党政与国企领导人才素质标准与开发战略研讨会论文选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罗旭;把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N];光明日报;2012年
2 记者 毕征 周浩杰 通讯员 穗组;大力实施人才集聚工程[N];广州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王小美;打造人才集聚强大磁场[N];焦作日报;2012年
4 达组;达旗构建“立体式”人才集聚平台[N];内蒙古日报(汉);2012年
5 记者 柳丹;我市将深入实施闽都人才集聚工程[N];福州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郑晋鸣;建立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区[N];光明日报;2013年
7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李国旺;制度创新推动先行区人才集聚[N];证券日报;2013年
8 宿豫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主任 陆振;健全引才工作机制 统筹推进人才集聚[N];宿迁日报;2013年
9 通讯员 齐组文;奇台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实现人才集聚回流[N];昌吉日报(汉);2013年
10 通讯员 汪德宏 关中建;安徽宣城实施人才集聚工程引好用活人才[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樨樨;我国人才集聚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2 陈学中;基于多主体系统的人才集聚和组织起源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虹;我国人才集聚动因的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李虔;淄博高新区的人才集聚驱动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孟雪娇;县域传统产业人才集聚环境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4 冯航;安徽人才集聚机制与策略的哲学思考[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5 黄挺;基于SMIW分析范式的人才集聚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6 韩峰;城市人才集聚环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尤雯;人才集聚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邢可利;陕西省人才集聚环境建设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高计香;京津冀区域人才集聚的动力机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10 王月;欠发达地区人才集聚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04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404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