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多中心治理逻辑
本文关键词: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多中心治理逻辑 出处:《教育与职业》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需要政府、企业、院校、社会四大利益主体共同参与,形成以"协同发展"为共同目标的多中心治理局面。文章从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两个层面进行论述,指出要维持治理局面的稳定,需在明晰"多中心"理论逻辑的基础上,打破"单中心"的桎梏,通力合作,打造一条"四足鼎立"的多中心治理路径。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needs the participation of government, enterprise, college and society. To form a multi-center governance situation with the common goal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eoretical logic and practical logic, and points ou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governance situation.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theoretical logic of "multi-center", we should break the shackles of "single center" and work together to create a multi-center governance path with "four feet standing together".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2014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BIA100070)子课题“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高职教育的需求研究”(项目主持人:朱德全) 2014年重庆市研究生创新项目“职业教育评价的技术与制度研究”(项目编号:CYB14064,项目主持人:李鹏) 2013年西南大学张家港研究生站职业教育项目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体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J13-Z05021,项目主持人:朱德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127;G719.2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多元主体参展。因此,以“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政府,在多方共同利益的与市场利益蛋糕分配的格局逐步形成。与之相应的是,在市场诉求下,以权力为主要要素,与各方进行联系(如图1所示)。化进程中,多元主体延伸出多维利益,参与利益分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志刚;;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起源、发展与演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2期
2 张丽曼;政府活动与国家本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匡瑛;石伟平;;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Z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臧玉;娄自强;;政府在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中的角色定位[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孟雅君;;独立设置成人高校教学质量 保障与自我调控体系构建初探——基于北京东城区职工大学新近改革的分析[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周欢伟;马仁听;;政校企三方联动下职教集团办学运作途径探索[J];成功(教育);2012年08期
4 王南南;朱真真;;社会治理中非营利组织的参与——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J];经营管理者;2013年18期
5 祝阳;李全喜;;多中心治理视阈下的PM2.5治理模式建构的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6 朱新洲;银奕淇;;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可持续发展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7 刘淑萍;;对交通物流职业教育集团品牌建设保障措施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9年12期
8 张赞梅;代玉芬;;当代中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中的社会参与研究——基于公共治理和服务三角模型的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3年02期
9 张赞梅;;公共文化服务“多中心”治理研究——基于“N市”实践的分析[J];图书馆;2014年06期
10 李珊珊;;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探索[J];体育文化导刊;2014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许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分析与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力跃;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困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迟旭;区域经济视域下吉林省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吴晓天;公共实训基地的实践与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赵军;职业教育共同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蒋春洋;制度分析视角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雪丽;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国庆;从美国的“技术准备计划”看我国高职的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繁斌;;多中心治理诠释——基于承认政治的视角[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于水;多中心治理与现实应用[J];江海学刊;2005年05期
3 周亚权;孔繁斌;;从保护型民主到自主治理——一个多中心治理生成的政治理论阐释[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09期
4 王志刚;;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起源、发展与演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2期
5 王樝;;多中心治理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张菊梅;;公共服务公私合作研究——以多中心治理为视角[J];社会科学家;2012年03期
7 刘东杰;;基于多中心治理的公共政策产出机制研究[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8 刘文婷;;浅析多中心治理理论[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吴小建;;多中心治理: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均衡的新范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10 罗帅;;农村房屋拆迁中存在的问题及矛盾化解机制的建构——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视角[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建平;;多中心治理理论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吴玉宗;;温州多中心治理研究[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许宇萱;;围城中国——中国小区的自治萌芽[A];自主治理与扩展秩序:对话奥斯特罗姆[C];2012年
4 宋志国;余俊;;《环境保护法》修改所要解决的问题刍议[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王欢;让好的政策获得好的执行[N];四川日报;2006年
2 书评人 杨建平;社会治理的难点在哪里?[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3 东方航空物流有限公司 陈万里;“多中心治理”企业自媒体管理模式之探讨[N];中国民航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白龙;让公共政策的制定更民主[N];人民日报;2011年
5 嘉宾 政治学者和公共知识分子 吴稼祥 法学家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凯原讲席教授兼院长 季卫东;“公天下”与“民为本”[N];经济观察报;2013年
6 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韩t- 张莹;多中心治理 规制跨国公司[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平;多中心治理理论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2 周炳忠;上海市城郊结合部地区精神文明共建与多中心治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范晓娜;博弈视角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4 侯城t,
本文编号:1423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423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