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广西作为国家战略支点的教育支撑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4 22:53

  本文关键词: 广西 国家战略支点 教育支撑 出处:《教育研究》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国家战略调整,广西成为国家战略支点,教育担负着生发支撑内力的基础性功能与责任;教育应塑造可靠的竞争性人力资源,提供民族和谐发展的内力,促成文化创新和文化生态产业链的孵化,生发文化睦邻与国际交流的动能,推动有效的社会治理。面对机遇,广西区域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基础教育水平不高,高等教育发展滞后,职业教育相对薄弱,社区教育体系尚未形成,民族文化与教育传承亟待提高,国际文化与教育交流需要深化。树立广西作为国家战略支点的教育定位,扩大教育融资渠道与投入规模,建构学校教育现代化体系,形成凝聚、开放、多元的社区教育,强化自然与人文共生教育应成为广西作为国家战略支点的教育对策。
[Abstract]:With the adjustment of national strategy, Guangxi becomes the fulcrum of national strategy, and education bears the basic function and responsibility of supporting the internal force of germinal development. Education should shape reliable competitive human resources, provide internal forces for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 promote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the incubation of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industrial chains, and give birth to the kinetic energy of cultural good-neighbourliness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Promote effective social governance. In the face of opportunities, Guangxi regional education faces enormous challenges: the level of basic education is not hig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lags behi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relatively weak,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system has not yet formed. National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heritance need to be improved, international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exchanges need to deepen. Establish Guangxi as the national strategic pivot of education positioning, expand the education financing channels and investment scale. Constructing the modern system of school education, forming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which is condensed, open and pluralistic, and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nature and humanity symbiosis should become the educational countermeasure of Guangxi as the national strategic fulcrum.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研究”八桂学者专项经费资助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527
【正文快照】: 广西位于中国华南地区西部,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从东至西分别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四省接壤,其在区位上成为西江经济带的起点,在国家战略中位置显要。教育担负着生发支撑内力的基础性功能与责任,广西作为国家战略支点的教育支撑问题研究十分紧迫。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孙杰远;;文化共生视域下民族教育发展走向[J];教育研究;2011年12期

2 孙杰远;;走向共生的民族文化发展与教育选择[J];教育研究;2012年09期

3 刘俊学;;突破教育融资瓶颈的有益尝试——评王小兵博士《教育发展融资创新论》[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克军;;创新高职生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陆广品;教育产业与现代产业化社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阮成武;;中国教师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胡靖;;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学校德育观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毛国红;;学改论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郭建鹏;哈宏军;;浅析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7 陈修梅;;高师教育学课程合作式案例教学实施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8 曹长德;;论教育评价的副作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9 赵茵茵;;高校实施生命教育的方法与途径[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0 喻红梅;提高学生学习素质的有效途径:优化学习策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宇峰;隋君;;信息素养构成要素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邓玉文;;教育追求的解放——由《被压迫者教育学》引发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张锦高;;地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践与思考[A];改革开放与地质教育的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长吉;常亚慧;;试论西方教学价值观念的主要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杨曙光;;论职业教育中的优势教育导向[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吴宏超;;调节教育供求矛盾的新视角[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金陵;;利用科普教育基地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思考[A];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11年

8 周雯;;职业学校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何波;;论我国法律架构中的民族双语教育[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李艳红;;一位东乡族女教师生涯转换的叙事研究[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9 蒋馨岚;传统与超越: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程瑛;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资源竞争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凤阳;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探究式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杨;研究性学习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夏伟;广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非学历培训的研究与对策[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石杰;广西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张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衡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唐宝盛;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韩雪;中文作文教学病拷问[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史华瑾;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名师群体特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袁征;初中生课下有效学习方式现状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时见,朱利霞;一元与多元:论课程的两难文化选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孙杰远;;文化共生视域下民族教育发展走向[J];教育研究;2011年12期

3 张永缜;;共生理念的哲学维度考察[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覃德清;;壮汉民族和谐共生的历程与现代启示[J];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04期

5 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民族研究;2006年06期

6 白红梅;;论民族学校与社区文化互动关系的建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李建华;受动与主动:道德情感的社会性发生[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陈旭峰;田志锋;;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理论对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启示[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傅华;[N];光明日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继承;;发挥钦州在广西“战略支点”建设中的“顶梁柱”作用分析[J];南方论刊;2014年02期

2 苏贵影,贺光临;发展山西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支点[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3 赵明龙;;铺就面向东盟连接西南中南地区交通战略支点的几个问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年05期

4 王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点——关于加快发展小城镇的几点思考[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刘云忠;张慧;;湖北在中部崛起战略支点构建中的资源环境政策问题[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韩永宝;;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支点[J];经济师;2011年06期

7 沈谦芳;卫平光;;试论鄂豫皖边游击区的战略支点作用[J];中州学刊;2013年06期

8 吴麟章;;关于“中国农谷”战略的思考和建议[J];荆楚学刊;2013年01期

9 林子波;抗战时期福建党组织保持闽浙赣边区战略支点的探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10 周琦;孟召然;;挑战,机遇——解析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支点[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冯更新;;我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支点网络构建研究[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吴金平;谭笑;;冷战后美国的东南亚战略与美国一印尼政经关系演变[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小池;王乃德;;毛泽东关于把山西作为敌后抗战战略支点的构想与实践[A];毛泽东百周年纪念——全国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1993年

4 吴家森;;汤池——新四军第五师发展的战略支点之一[A];雄师奇观——纪念新四军第五师建军50周年论文专辑[C];1991年

5 彭月竹;;水与湖北崛起[A];中国水文化(2013年第6期)[C];2013年

6 吴慧君;;论八路军新四军苏北会师的战略意义[A];黄桥战役史新探——纪念黄桥战役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王景川;;创新在中国: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能力——在第五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上的演讲(提纲)[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许睿;市直机关工委部署贯彻省党代会精神[N];三峡日报;2007年

2 宦建新;将名城名校合作作为提升杭州软实力的战略支点[N];科技日报;2008年

3 省广播电视总台台长 党委书记 王茂亮;建设与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相适应的湖北广电[N];湖北日报;2011年

4 记者 刘娜 通讯员 代阳;李春明强调奋发有为建设“战略支点”[N];湖北日报;2011年

5 记者 李保林;战略支点条例草案提请审议[N];湖北日报;2012年

6 通讯员 李炜灵 孙明鹏;宣化县筑牢扶贫攻坚战略支点[N];张家口日报;2012年

7 ;打造新战略支点 广西该如何出手[N];广西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邱宜钢;以经济升级版构建新的战略支点[N];广西日报;2013年

9 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黄志勇;构建新的战略支点要把握好的若干重大问题[N];广西日报;2013年

10 记者 魏恒 欧乾恒;加快建设现代交通体系 为构建新的战略支点作出应有贡献[N];广西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程谦;武汉市名牌建设战略及实施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刘丹;DYK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郭承民;满洲里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王建江;转型环境下工程公司战略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5 谭笑;冷战后美国的东南亚战略与美国—印尼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913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4913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7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