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韩国新村运动中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8-04-30 02:34

  本文选题:韩国 + 新村运动 ; 参考:《世界农业》2015年08期


【摘要】:中韩两国都属于人多地少的国家,在文化背景、城市化及现代化进程中也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本文在探讨韩国新村运动中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情况及成功经验基础上,指出了韩国新村运动中人力资源开发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
[Abstract]:China and South Korea both belong to the country with more people and less land, and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in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the Korean New Village Movement,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the Korean New Village Movemen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ountryside in China.
【作者单位】: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F249.3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郭长伟;;“本土化”模式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基于徐州S村个案分析[J];职教论坛;2011年13期

2 张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韩国新农村建设给吉林省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启示[J];行政与法;2009年03期

3 巴特尔;;韩国新农村建设对内蒙古的借鉴意义——韩国新农村建设考察调研[J];西部资源;2007年06期

4 刘立凤;;韩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生活伦理的塑造及启示[J];北方经贸;2007年11期

5 李水山;黄长春;李鹤;;韩国新村运动的核心——新村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燕鸣;;韩国新村运动中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5年08期

2 李文娜;刘小琳;;韩国新村教育对我国新型农民培育的启示[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年09期

3 宁晓菊;;“新农民”与“新市民”——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模式选择[J];成人教育;2013年06期

4 张华东;王晓;王伟;崔晓燕;;小康社会背景下的农民职业教育研究——以“送教下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13期

5 宣朝庆;;政府如何主导新农村建设——基于韩国新村运动的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10期

6 任军利;张强;;日本、韩国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经济;2011年06期

7 王韦韦;徐君;;韩国新村教育思想对我国农民教育的启示[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杨邦杰;郧文聚;田玉福;;加强中日韩交流 促进乡村发展[J];中国发展;2008年04期

9 董晓萍;;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探析[J];理论研究;2008年04期

10 蔡亚男;肖凤翔;张友辉;;论农村职业培训的原则、途径与方法[J];职教论坛;2008年1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振永;;当前我国农村人才培训与成人教育[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2 杨聪敏;;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流动规模考察[J];探索;2009年04期

3 凌云;;加大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02期

4 常城;;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12期

5 郭军盈;;影响农民创业的因素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6年05期

6 黄学平;;韩国“新村运动”的做法及启示[J];南方农村;2006年02期

7 肖群忠;;“生活伦理”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8 刘鑫宏,刘静;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初探[J];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S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云根;;韩国新村运动对绍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2 姜爱林;陈海秋;;韩国新村运动基本理论体系研究论纲:一个初步的研究框架[J];高校社科动态;2007年01期

3 吴晓霞;刘纯阳;;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与启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高秉雄;陈国申;;韩国新村运动的“冷”思考[J];江汉论坛;2009年07期

5 褚海龙;;韩国新村运动及其经验启示[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6 李水山;;韩国新村运动的启示[J];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05期

7 姜爱林;任志儒;陈海秋;;韩国新村运动基本理论研究综述[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刘惟洲;;韩国新村运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力量[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郑传贵;;社会资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兼论韩国新村运动提高社会资本的实践与思考[J];学术交流;2006年11期

10 宁安生;;韩国新村运动及其教育给我们的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沈文华;;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经验 搞好北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2 李水山;;韩国新村运动对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影响[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3 张玉华;刘东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韩国新村运动的启示[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德喜;;超越之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清敏;韩国新村运动的启示[N];大连日报;2006年

2 胡世前 韩国首尔大学行政大学院;韩国新村运动中的治理原理对中国是否适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张晓群;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N];农民日报;2005年

4 杨志华;韩国新村运动研讨会在京举行[N];农民日报;2007年

5 李水山;韩国新村运动又有新进展[N];中国信息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刘同江;予民实惠谋实效[N];德州日报;2008年

7 李飞;韩国新村运动的启示[N];社会科学报;2005年

8 见习记者 王世玲;借鉴韩国新村运动:4万亿打造中国新农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9 本报记者 胡敏;农民:参与者和分享者[N];四川日报;2006年

10 王平;韩国新村运动的核心原来是教育[N];上海证券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锐锐;韩国新村运动中的共同体意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张薇;韩国新村运动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朱元元;韩国新村运动及其启示浅析[D];吉林大学;2007年

2 李黎;韩国新村运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俞治;韩国新村运动与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邢景冉;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5 赵一帆;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D];延边大学;2014年

6 王冬武;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启示[D];延边大学;2007年

7 宋志远;韩国新村运动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的启示[D];烟台大学;2013年

8 涂波;韩国新村运动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D];西南大学;2008年

9 刘海荣;韩国新村运动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D];青岛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22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822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6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