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员职业幸福感起源、影响因素与促进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职业幸福感 + 影响因素 ; 参考:《东南学术》2015年03期
【摘要】:幸福感研究由来已久,雇员职业幸福感是国内外学者和管理实践者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来探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雇员职业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从企业层面探究雇员职业幸福感获得的影响因素及路径。为防止企业为提高经营绩效而陷入"管理工具陷阱"的尴尬,本研究从幸福感起源着手,系统回顾了职业幸福感发展脉络,辨识了影响雇员职业幸福感获得的"个体资源特征"、"工作资源特征"和"个人-组织适配性"三类因素,并提出系统的促进雇员职业幸福感提升的计划。
[Abstract]:Well-being has been studied for a long time. The occupational well-being of employees is an important issue concerned by scholars and management practitioners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many scholars through empirical research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employees' occupational well-being, from the enterprise level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employee occupational well-being and the path to obtain. In order to prevent enterprises from falling into the "management tool trap"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business performance, 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career happiness from the origin of happiness. This paper identifies three kinds of factors that affect employees' occupational well-being: "individual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job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and "individual-organizational suitability", and puts forward a systematic plan to promote employees' occupational well-being.
【作者单位】: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工商管理系;
【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个体资本开发的雇员职业幸福感促进机制”(项目编号:2013B07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心理资本和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新生代产业工人成才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JA630147)
【分类号】:C91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梁小威;廖建桥;曾庆海;;基于工作嵌入核心员工组织绩效——自愿离职研究模型的拓展与检验[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2 赵慧娟;龙立荣;;个人-组织匹配与工作满意度——价值观匹配、需求匹配与能力匹配的比较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年04期
3 田国强;杨立岩;;对“幸福—收入之谜”的一个解答[J];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4 文跃然;张兰;;全面薪酬的新实践:认可奖励计划[J];中国劳动;2009年01期
5 朱若霞;;为什么我们“停”不下来?——“过劳死”背后的心理问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年15期
6 孙健敏;王震;;人—组织匹配研究述评:范畴、测量及应用[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7 王辉,李晓轩,罗胜强;任务绩效与情境绩效二因素绩效模型的验证[J];中国管理科学;2003年04期
8 程卫凯;;打造“乐观主义”员工[J];中外管理;2009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其海;;蒲松龄的德性品质初探[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肖霞;贾爽爽;;论我国农村社会公正氛围的塑造[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3 郭淑新;;慧远的“因果报应”论新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肖立斌;;道德信仰及其特点[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宋新雅;;“德福矛盾”问题的解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陈胜军;刘国文;;高科技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周边绩效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李寿初;;超越“恶法非法”与“恶法亦法”——法律与道德关系的本体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徐建华;柳金石;王云石;;图书馆核心员工离职行为对图书馆创新能力影响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8年03期
9 刘娜;《聂隐娘》的文化意蕴——兼谈聂隐娘形象[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10 陈敏;;道德信仰的内涵及人生功用探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姜裕富;;论公务员忠诚义务与行政责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徐质斌;;和谐社会建设视阈中的政府海洋管理转型及其推进机制[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4 郭芝叶;文成伟;;我国高校理工科研究生科技伦理观探析[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9年
5 田国强;;从拨乱反正、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到和谐社会构建——效率、公平与和谐发展的关键是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6 庞俊来;;技术与伦理的和谐与悖结[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7 梅传强;;论犯罪与刑罚的人性基础[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梅传强;;论犯罪与刑罚的人性基础[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9 刘东根;;赔偿影响刑事责任的平等性问题研究——恢复性司法的基础理论问题之一[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10 李青芳;佐斌;;踏水车效应:幸福悖论的心理学观[A];科技引领产业、支撑跨越发展——第六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萃[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初春华;党的群众工作心理层面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5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6 安春明;吉林省农村居民幸福感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贾晓波;我国海关现代化战略下的人力资源配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蓉;中高端人才的工作嵌入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裕豪;大学生就业通用胜任力模型的建构与验证[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曲盛男;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探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宫晓娜;TP公司绩效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龚超;工作嵌入对员工工作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彬;慈善意识:我国慈善事业的伦理困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潘进强;当代中学生的幸福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谌明举;当前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蔚;网络游戏的道德环境建设之思考[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冷兰兰;儒家之“勇”的伦理意蕴[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王顼;追随的内容结构及与绩效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魏钧;张德;;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个人与组织契合度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2 梁小威,廖建桥;“工作嵌入”模式与组织核心员工保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01期
3 李久鑫,郑绍濂;管理的社会网络嵌入性视角[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06期
4 张勉,张德;国外雇员主动离职模型研究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年09期
5 陈学军,王重鸣;绩效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1年06期
6 陈卫旗;王重鸣;;人-职务匹配、人-组织匹配对员工工作态度的效应机制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4期
7 刘玉凡,王二平;大五人格与职务绩效的关系[J];心理学动态;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翁琴雅;;我国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2 吕艳;;馆员的职业幸福感[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13期
3 马弘;;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致因及提升策略[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年07期
4 任春青;;关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年07期
5 龙春江;;论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背景下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建立[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周长春;;学校应如何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J];中国农村教育;2012年08期
7 邓巧虹;徐們;翟华强;桂海水;朱寅荻;徐暾海;;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维护和提升[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28期
8 杨柳;;试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策略[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年12期
9 王英;;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构成及其现实遭遇[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10 孙成政;季竹君;;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对策研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3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韦萌财;;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2 陈易东;;浅析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及提高对策[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3 王瑞芸;;论新形势下如何提升烟草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A];广西烟草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熊东华;李慧琼;;浅议打造烟草员工的职业幸福感的措施[A];中南片2007年烟草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 黄志丽;树立职业幸福感 做好业务传帮带[N];人民法院报;2014年
2 山南地区东辉中学 边巴;如何获得职业幸福感[N];西藏日报(汉);2014年
3 尹姝勤;浅谈建立教师职业幸福感[N];抚顺日报;2007年
4 雷志华;一名教师的幸福漫想[N];光明日报;2009年
5 泰州市渔行实验学校 王丽棠;找回教师的职业幸福感[N];江苏教育报;2014年
6 陕西省丹凤中学 张富群;教师职业敬畏感是幸福感的源泉[N];中国教师报;2011年
7 姜堰市王石中心小学 窦峰;为教师的成长搭设舞台[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8 吴非;教育不可能“快出成果”[N];江苏教育报;2011年
9 记者 俞水;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亟待提升[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王占伟;做教育家型教师[N];中国教师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灿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鄢翔;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职业幸福感个案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3 詹雪芳;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现状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2年
4 李超;一位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生活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5 徐姗姗;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马蓉;一位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叙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蒙菊花;广西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柯成刚;中职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问题及管理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9 尹津慧;江西于都县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10 张园园;我国西部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283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828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