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管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人力资源管理
本文选题:三元知识 + 知识管理 ; 参考:《科技与管理》2016年02期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二者的整合有益于组织绩效的提升。而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主要从企业的经济合理性出发,更多关注的是企业的经济绩效,较少地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而且现在对于知识管理的研究基本上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为基础,忽略了以情感与价值观为表征的活性知识。鉴于此,在以往学者构建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的基础上,将基于三元知识的知识管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其中,构建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取并保持其竞争优势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Abstract]:The integration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is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But the existing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search mainly starts from the enterprise's economic rationality,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enterprise's economic performance, less considers the enterprise's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Now, the research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is based on explicit knowledge and tacit knowledge, and neglects the active knowledge characterized by emotion and values. In view of this, on the basis of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odel constructed by scholars in the past,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ased on the ternary knowledge are included in the model, and a complete new mode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 constructed.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enterprises can acquire and maintain their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F272.92;F27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洪波;21世纪的人力资源管理[J];经济师;2000年03期
2 马力;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0年12期
3 蒋利亚,万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持续竞争优势[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12期
4 吴奕湖,侯先荣;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年02期
5 贾晓文,邱江;漫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煤炭经济研究;2000年07期
6 常亚平,李军;人力资源管理:挑战与对策[J];企业经济;2000年10期
7 赵安娜;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迎接“入世”挑战[J];中国金融;2000年02期
8 熊建如;网络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J];北京工商管理;2000年09期
9 张国维;得人心者得天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心得[J];管理科学文摘;2000年02期
10 张素琴;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制度与价值[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唐春勇;潘妍;;具有社会责任的人力资源管理[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董爱民;;加强我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初步探索[A];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医学科研管理研讨会征文汇编[C];2006年
4 傅超;刘琳琳;;试论打捞单位人力资源管理[A];2009年度救捞论文集[C];2009年
5 喻剑利;;中国中小企业的虚拟人力资源管理[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张慧;;基于高职培养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研究——以“员工培训”为例[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7 赵丽萍;;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许红华;孟丽;;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人力资源管理[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冯玉荣;;护理人力资源管理[A];河南省护理管理新理论、新视角高级培训班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谭志秀;;县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2007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毛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两重使命[N];安徽经济报;2001年
2 记者 李延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热中要冷[N];中国企业报;2001年
3 胡文进;举步维艰,,人力资源管理在民企发展中的现状[N];机电商报;2005年
4 靳朝晖;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应用的现状与思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5 杨颖辉;探索人力资源管理新路径[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6 刘静;人力资源管理大讲堂开讲[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7年
7 包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趋热[N];深圳商报;2007年
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林泽炎;人力资源管理:国企和外企差别在哪?[N];中国人事报;2008年
9 张文强;全国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实践研讨会召开[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10 姚成毅;创新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N];现代物流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海滨;内控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侯荔江;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与系统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何江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邱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陈万思;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6 姚宝刚;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彭华松;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周福战;基于知识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曾建权;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姚世华;在深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刚;甘肃兴达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改进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曲明慧;人力资源管理的法治理念[D];天津大学;2009年
3 王剑;人力资源管理权威现象探析[D];西北大学;2011年
4 张琪;中油吉林化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吴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吕文福;论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者角色定位[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7 张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8 熊敏;各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胜;基于胜任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甄选体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10 郭琳;F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488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948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