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式扶贫中的乡村精英参与——以广西自治区W市相关实践为例
[Abstract]:The rural elit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ural community. They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local internal resource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help the poor in the rural areas, especially b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self-development ability of the poor subjects. Exploring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ti-poverty path in the process has played a unique role. Through the case study, it is found that the industrial cooperation, the sharing of social capital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he poor have certain effects on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self-development of the poor.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poor areas are faced with such objective problems as the loss of human resources, the lack of active consciousness of the poor and excessive 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which make it difficult for the elite to achieve the optimal benefit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the strength of the rural elite, strengthen the multi-agent poverty alleviation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elf-active development of the recipients, and promote the rural endogenous poverty alleviation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与社会稳定中的资源诅咒现象研究”(13BGL120)
【分类号】:F323.8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中标;;“乡村精英”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特区经济;2007年10期
2 褚颖春;;江南乡村精英的百年变迁[J];江南论坛;2007年01期
3 黄博;刘祖云;;村民自治背景下的乡村精英治理现象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3年03期
4 刘利红;张亚楠;;新时期乡村精英治理的科学发展[J];改革与开放;2013年24期
5 李佳;郑晔;;乡村精英、社会资本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走向[J];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6 胡拥军;周戎桢;;乡村精英与农村社区公共产品自主供给——基于“熟人社会”的场域[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玉长文;;论广西乡村精英权力复位的产业动力——广西蔗区新农村调查报告之一[J];广西党史;2006年Z2期
8 郭佩霞;朱明熙;;村社组织、乡村精英:乡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底层机制——基于乡村内生秩序与制度变迁逻辑[J];光华财税年刊;2011年00期
9 李强彬;;乡村“能人”变迁视角下的村社治理[J];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05期
10 邢亚非;李晓鹏;;乡村精英的崛起与政治认同的获得——国家政权与乡村关系新形态的探讨[J];改革与开放;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郝锦花;;清末民初乡村精英离乡的“新学”教育原因浅析[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报记者 夏静 光明网记者 张晶;保护养育乡村精英的土壤[N];光明日报;2014年
2 曲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中心 张英魁邋李兆祥 孙迪亮;重视乡村精英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N];光明日报;2008年
3 黄博 刘祖云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乡村精英”:一个无法回避的词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赵世瑜;关注乡村,就是关注中国[N];光明日报;2006年
5 孙秀林 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乡村精英角色定位的时代转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邢霞 整理;乡规民约向更开放的空间敞开[N];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上海社会科学院 臧得顺;警惕“谋地型乡村精英”的崛起[N];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亦佳;乡村精英治理的制约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2 陈白雪;西村的故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曲翠洁;当代中国乡村精英的政治归属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4 韦峗;社会管理创新视域下乡村精英责任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5 徐明;乡村精英社会关系网络对乡村治理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6 王葳;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乡村精英流失与再造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5年
7 李照艳;晚清以来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徐晴晴;转型社会中乡村精英的变迁与乡村治理[D];山东大学;2016年
9 秦芬;乡村精英的人情往来对乡村治理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6年
10 马兴社;城镇化视域下乡村精英流动对乡村治理的影响[D];浙江海洋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125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125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