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欧洲高校教师薪酬透视:以瑞士、瑞典、芬兰为例

发布时间:2018-09-06 07:35
【摘要】: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化环境,如何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话题。欧洲高等教育区和研究区国家对此进行了不同模式的教育改革探索。瑞士的新薪酬制度改变了原来的随资历固定薪级薪酬递增模式,通过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全方位支持的工作环境和组织文化促进高校和个人的未来发展。瑞典在吸引、培养和保留优秀教师人才层面,从固定的薪酬阶梯转向个别化薪酬制度,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招募高质量高校教师的外部人力资源环境。芬兰推出的高校UPJ薪酬制度为提高大学竞争力、领导力,促进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薪酬制度建设不存在普适模式,也没有现成模式,但不同国家教育体系的经验能够为我们规范薪酬治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科技竞争能力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Abstract]:Facing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global environment, how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salary system of college teacher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the quality of running a school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 and the research area country have carried on the different educational reform exploration to this. The new salary system of Switzerland has changed the original pattern of salary increment with fixed salary scale of seniority, and promote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individuals by enhancing market competitiveness, providing a comprehensive supporting work environ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n order to attract, train and retain outstanding teachers, Sweden shifts from a fixed salary ladder to an individualized compensation system, which ensures the external human resource environment for recruiting high-quality university teachers to the greatest extent. The UPJ compensation system introduced by Finland ha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university competitiveness, leadership and promot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lthough there is no universal model and no ready-made model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alary system, the experience of different countries' education system can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us t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salary, to build a contingent of high-quality teachers, an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mpetition ability.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成教学院;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课题(A1209)
【分类号】:G6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英杰;;大学文化传统的失落:学术资本主义与大学行政化的叠加作用[J];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2 朱旭东;;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何以可能?——评顾明远教授的教师教育思想[J];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3 刘尧;闫志刚;;透视高校教师薪酬状况[J];教育与职业;2013年04期

4 马君;山鸣峰;;科研导向下绩效工资的“倒U”效应——高校陡峭型薪酬结构的影响及优化[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鸣;;美国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探析及启示——以佐治亚州立大学为例[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张元龙;;对教师教育有关概念的认识[J];教师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3 张丽敏;;教师使命的内涵及特征探讨[J];教师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4 王全林;程东峰;;大学教师学术生态问题与重构[J];教师教育研究;2013年02期

5 卓泽林;柯森;;美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与危机——基于ACTA调查报告的解读与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6 陈啸;赵娟;;论新时代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对师德的召唤[J];教育与职业;2009年03期

7 杨兴林;;关于高校内部去行政化的新思考[J];江苏高教;2012年06期

8 顾永红;;论大学的生存方式、现实境遇及其自主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11期

9 黄亚婷;;新公共管理改革中的英国学术职业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10 石云龙;;我国高校师资激励机制研究[J];继续教育;2013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于维涛;县域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方林佑;主体身份、政府角色与中介组织地位[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邵琪;师范生教育伦理素养的培养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郝少平;实践生存论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D];西南大学;2010年

3 于平;长海县在职教师教育模式的调查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崔友兴;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5 李青柳;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6 石家丽;教育变革中的教师专业地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7 沈文明;大学学术人与行政人的文化差异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马君;;权变激励与有效绩效评价系统设计研究[J];科研管理;2009年02期

2 马君;王玉;;绩效评价系统的内在驱动机制及其影响效应研究[J];科研管理;2010年06期

3 山鸣峰;张英姿;朱明原;李峰;;高校实施绩效工资的理性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金玉;;独立学院教师薪酬改革探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4期

2 刘天佐;;基于高等学校教师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3 韦佳;;激励理论对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的启示[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1期

4 李碧红;;我国大学教师薪酬制度的特征及优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17期

5 陈露君,姚训;论我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易晓明;彭雅静;;激励理论对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的启示[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7 饶苏敏;李霞;;高校教师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07年06期

8 严瑞丽;;以绩效考评构建高校教师薪酬模式[J];人才开发;2008年07期

9 徐静辉;;加拿大高校人事薪酬制度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年10期

10 侯艳蕾;丁全忠;张慧;;对高校薪酬管理制度的探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蒋廷玉;看发达国家如何办高等教育[N];新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延军;基于公平理论的高校教师薪酬制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萍;我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赵恒;我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李圆;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我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4 高艳;地方高校教师薪酬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蕾;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美国社区学院教师管理制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睿;武汉地区部属高校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曹恰;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刘佳敏;地方院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敏;基于综合激励模型的高校行政管理队伍激励机制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10 薛梅青;高校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25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225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2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