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卫生人力资源研究中“激励”及相关基本概念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8-11-16 14:47
【摘要】:中文激励理论在卫生服务领域的应用过程中,中文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与英文原有理论的概念用法有所变化。这些基本概念的变化有其应用方面的适宜性,但也造成了对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和未来理论发展的困扰。本文使用了理论分析、文献评阅的方法,探讨了英文motivation的多个概念、中文激励理论的历史文本,系统评阅了2000年以来卫生服务领域的中文激励相关文献。结果发现,英文motivation的三种定义分化为激励、动机、积极性三个中文词汇。存在的概念变异是:刺激(incentive)在中文中与"激励"出现混用;"激励"侧重其作为措施和动作的意义,激励过程在研究中被忽视;"工作积极性"被频繁使用却没有作为正式概念被确定下来。激励概念的变异造成了卫生人力资源研究倾向的偏差,也不利于分析卫生政策的人员影响。因此,建议在理论上展开学术讨论厘清"激励"的概念,未来应重视激励过程、动机的研究。
[Abstract]:During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incentive theory in the field of health service, the basic concept of Chinese incentive theory and the conceptual usage of English original theory have changed. The change of these basic concepts has its suitability in application, but it also causes problems to the application of health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theories. Using the method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discusses several concepts of English motivation, the historical text of Chinese incentive theory, and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Chinese incentive in the field of health service since 2000.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ree definitions of English motivation are divided into three Chinese words: motivation, motivation and motivation. The existing conceptual variations are as follows: stimulus (incentive) is mixed with "motivation" in Chinese, "incentive" focuses on its significance as a measure and action, and the motivation process is ignored in the study. Work motivation is frequently used but not defined as a formal concept. The variation of the concept of incentive causes the deviation of the research tendency of health human resources, and it is also unfavorable to the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health policy.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academic discuss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theory to clarify the concept of "motivation" and that the study of motivation process and motivation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部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R19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段志颖;刘腾飞;王洁莹;高昌畅;陈俊峰;;公立医院改革中医务人员积极性调动的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年09期

2 刘颂;关于现代激励理论发展困境的几点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毕德强;;图书馆管理激励机制刍议[J];黑龙江史志;2008年01期

2 杨卫华;;对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哲学审视[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黄艳梅,万咏梅;论图书馆管理的激励机制[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黄涌波;王玉霞;;大连装备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的几点建议[J];商业经济;2007年01期

5 崔德明;吴娜;;高职院校教师弹性管理的理论基础[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年04期

6 毕德强;;刍议图书馆管理的激励机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11期

7 李其瑞;;抽象法学理论的品性及意义[J];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8 钱三旗;中医高校新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杨薇;刘晓平;张涛;代钦;;韦特海默的思想在初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创造性思维》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06期

10 吴妙茹;;The Effects of Foreign Language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海外英语;2013年2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胡晓娣;知识型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龚晓光;研发人员行为激励模拟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方双虎;整合与分化—威廉·詹姆斯与现代心理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浩然;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战略失败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李冲;大学教师知识效能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方明军;大学教师隐性激励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叶建宏;东方管理以德为先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丁川;基于博弈论的营销渠道协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祝雁敏;;对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宗福,王永棣,刘继强,胡国善;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及其研究现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年01期

2 宛小燕,曾诚,王星月,莫春梅,李晓松;浅谈卫生人力资源的预测方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年04期

3 王维刚,沈树权;卫生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J];中国卫生资源;2005年02期

4 赵攀;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J];中国卫生资源;2005年03期

5 方铁红;;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发展策略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付晶;刘拂翔;;医院卫生人力资源特点评述与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年12期

7 潘义民;牛菊茹;;加强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做法[J];人民军医;2008年02期

8 韦冠;;江苏省卫生人力资源分布现状及对策[J];中国药业;2008年22期

9 于成成;郭永松;;论医院战略性卫生人力资源的风险管理[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年08期

10 ;第三届全球卫生人力资源论坛[J];中国卫生人才;201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Iain G Martin;;卫生人力资源的发展:未来25年的挑战和机遇(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口发展的多元模式与健康保障”人口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王维刚;;卫生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A];2004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潘学军;吕丹;霍烽;林辉;安媛;;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现状浅析[A];吉林省预防医学会2003年预防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高菊男;;哈尔滨铁路局卫生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摘要)[A];全国铁路第五届疾病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潘学军;吕丹;霍烽;林辉;安媛;;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现状浅析[A];吉林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曼春;;卫生(护理)人力资源管理[A];2007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7 李曼春;;卫生(护理)人力资源管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7年

8 施培武;;深入改革内部分配制 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孙晓玲;;强化人事制度改革意识 探索人力资源合理配置[A];全国第六届口腔医院管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10 周燕荣;钟晓妮;肖家慧;胡泽鑫;修蓉;王鉴;徐克清;洪庆;;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的现状与思考[A];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韦锦田;亚太地区卫生人力资源论坛举办[N];健康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王一焱 实习生 李月;山东:强化卫生人力资源[N];联合日报;2006年

3 金永红 罗刚 栾兆琳;中国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困境待破[N];健康报;2006年

4 记者 宋晨;卫生人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N];人民代表报;2009年

5 记者 厉秀昀;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分布急需平衡[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上海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余曙浩;供给状况效度分析和相关对策[N];组织人事报;2012年

7 余运西;西太区卫生人力资源不均衡[N];健康报;2006年

8 阎洪臣;开发卫生人力资源提高农民健康水平[N];人民政协报;2007年

9 ;开发卫生人力资源 提高农民健康水平[N];协商新报;2007年

10 张源培邋林如萱;中国致力发展农村初级卫生保健[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晓云;权力下放对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3年

2 谢娟;我国贫困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状况及其开发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建花;河北省卫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2 杨志国;淄博市卫生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陈甜甜;连云港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4 唐程翔;福建省卫生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5 陈立凌;江苏省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及需要量预测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冯旭;甘肃省农村样本地区卫生人力资源规划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7 孙楠;最优组合预测法在天津市卫生人力资源需要量中的应用[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8 刘奕然;天津市某区五年卫生人力资源变化趋势及需求预测[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9 顾颜胜;河南省卫生人力资源状况调查研究报告[D];郑州大学;2011年

10 穆得超;卫生人力资源优先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358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3358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f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