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试论高校实验室在大学科技园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8-11-21 18:39
【摘要】:通过大学科技园服务体系的分析,以及对高校实验室参与大学科技园的合作模式进行归纳,在分析高校实验室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基础上,揭示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对于大学科技园服务体系的独特作用:高校实验室不仅是大学科技园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核心载体,还是大学科技园为在孵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重要途径,更是大学科技园协同校企合作的桥梁与纽带。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ervice system of the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and the conclusion of the cooperation mode of the university laboratory participating in the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important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of the university laboratory, This paper reveals the unique role of university laboratory in the service system of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university laboratory is not only the core carrier of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providing public technology service platform, but also the core carrier of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provide human resource service for the incubated enterprises, and a bridge and link for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and the university enterprises.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委会办公室;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庆藩;林伟明;刘燕娜;余建辉;;农业企业与高校合作中技术转移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福建省193家农业企业的数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2 孟辉;;关于厦门海峡两岸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的思考[J];硅谷;2013年11期

3 徐国兴;;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3年06期

4 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年02期

5 张力;;孵化互动、专用性人力资本和在孵企业成功毕业[J];南开管理评论;2012年01期

6 朱厚望;;解析高职教育校企深度融合[J];教育与职业;2013年35期

7 沈国强;;建设服务平台 推进产学研合作和企业孵化[J];中国高校科技;2011年09期

8 李林;耿伶利;王永宁;;平衡计分卡在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绩效中的应用研究——以重庆大学科技园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2年12期

9 康德武;袁健;;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探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10 李永顺;贾磊;姜鹏;;大学科技园管理运行机制探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4年Z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汇音;;校企合作共建研发中心,提升学院产学研水平[J];当代职业教育;2011年12期

2 刘作华;周小霞;谭世语;孙大贵;李泽全;陶长元;;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J];广东化工;2010年07期

3 冯小平;谢峻林;金明芳;;校企共建材料专业本科教学实验室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年04期

4 杨继瑞;杨蓉;马永坤;;协同创新理论探讨及区域发展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J];高校理论战线;2013年01期

5 胡沛枫;;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构建中的机制创新研究——基于组织关系管理理论[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01期

6 徐运保;陈辉民;;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理与模式[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7 王艳;纪志成;;物联网产业协同创新模型与机制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8 付婉莹;徐其芬;黄慧华;;印刷高职教育产学研践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出版与印刷;2012年04期

9 官海滨;武德昆;王兴起;;基于“2011计划”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改进研究[J];大学(学术版);2013年04期

10 张蕾;;中国创新驱动发展路径探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天波;李秋红;;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社会诚信体系建构分析——以构建广东特色社会诚信体系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民生科技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曹宇东;何毅;赵剑衡;李雷;;交叉学科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研究——以物理与生物医学交叉实验室为例[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刘钒;李光;;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发展研究——以湖北省为例[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于娱;施琴芬;;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共享的微分对策模型[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5 邵景峰;王进富;马晓红;吴生;刘勇;;基于数据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关键动力优化[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6 贺再新;易稳凯;王长安;张圣喜;谢海琼;王聪田;肖宪龙;孟桂元;;校企合作建设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探索与实践[A];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优秀交流论文集[C];2013年

7 韦影;张茜;;研发团队社会资本对产学研合作中知识转移的作用机制:跨层次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珊;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创投合作中的补贴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袁野;中国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张廷;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王一刚;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形成与运行效果动态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邢蕊;创业导向对在孵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刁丽琳;产学研合作契约类型、信任与知识转移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张在群;政府引导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张文强;我国产业技术创新与产学研结合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9 李王芳;企业内外部人力资本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D];浙江大学;2014年

10 韩春民;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纪静;地方工科高校实验室开放共享平台的构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树霞;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向阳;CCC认证程序及实证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4 季红;国家电线电缆质检中心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5 孙阳;基于协同学的科研与教育融合中心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刘小虎;论加强平面设计专业研究生教学市场导向和专业实践的思考[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周秀英;福建高校公共实验室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玲玲;新型研发组织的运行与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9 王丽华;基于创新集聚的协同创新机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10 荣春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萍;;知识来源和创新联系的地理分布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财经研究;2011年06期

2 何志军;;平衡计分卡在高校战略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011年08期

3 陈有春;刘军;;中国现行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选择与评价[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赵继伦;;论科学发展观的社会公正诉求[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廖晓慧;李宏;;平衡计分卡的基本设计理念与应用浅析[J];北方经贸;2006年03期

6 张玉利;杨俊;任兵;;社会资本、先前经验与创业机会——一个交互效应模型及其启示[J];管理世界;2008年07期

7 权利霞,何晓奇;争论与探索:1993~1994年物价上涨问题─—关于我国物价上涨问题述评[J];当代经济科学;1995年03期

8 ;贫困生占大学生总数23% 教育部开通资助热线[J];记者观察(上半月);2010年09期

9 吴珍华;雷良海;;中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比较与启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年04期

10 陈有春;奉艳云;;新中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历史嬗变[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同济大学 张玉臣;[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志宇;产学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劲,张平,尹金荣,王绳兮,葛朝阳,胡建雄;中国大学科技园建园与运作模式的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1年06期

2 李忠斌;多种模式发展大学科技园[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02期

3 李剑铭;集成创新 共建大学科技园[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17期

4 赵沁平;大胆探索 注重创新 推动大学科技园建设上新台阶[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Z2期

5 徐磊;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的探讨[J];中国科技论坛;2002年01期

6 刘本盛,孙云茂,辛俐萍;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研究[J];科技·人才·市场;2002年04期

7 傅廷斌,李志红;关于大学科技园的若干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03期

8 朱文斌,邵明国;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规划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10期

9 ;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名单[J];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12期

10 ;第二批启动建设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名单[J];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沁平;;大胆探索 注重创新 推动大学科技园建设上新台阶[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2 周诚君;洪银兴;;大学科技园:制度、环境与发展[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0年年会暨“知识经济与政府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范德清;;关于发展大学科技产业的若干意见和建议[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黄丽华;;大学科技园创新主体研究[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岩;;地方建立大学科技园的思路[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6 宋宝安;;加强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促进贵州大学科技跨越式发展[A];贵州省第二届科技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曲绍卫;韩晨光;;论我国大学科技创新的经济价值——基于2000年以来科技成果的统计与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赵旭;周彦霞;;大学科技城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选择与实现[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严全治;马艳红;;美国大学科技投入产出相关性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致谢[A];第七届全国液体和软物质物理学术会议程序册及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清华科技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徐井宏;大学科技园发展中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2年

2 王海容;大学科技园:激活智力资源[N];经济日报;2003年

3 记者 阮湘华;我国大学科技园试点工作进展顺利[N];科技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刘亚东;“我对大学科技园充满信心”[N];科技日报;2001年

5 记者 袁文艺 通讯员 张星;北京市确立第一批大学科技园[N];科技日报;2001年

6 ;前进中的山东大学科技园[N];科技日报;2001年

7 仇方迎 阮湘华;大学科技园应把提高孵化质量放在首位[N];科技日报;2003年

8 ;大学科技园 中英各不同[N];科技日报;2004年

9 傅振国;大学科技园:蓬勃兴起的事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10 陶世安;大学科技园进入成熟发展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万里;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及治理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黄亲国;中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与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3 韩春民;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建侠;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管理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霞萍;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大学科技园[D];山西大学;2010年

3 黄庆国;我国大学科技园制度创新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巍;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5 张芳喜;我国大学科技园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薛建鹏;农业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7 尹金荣;大学科技园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韩野;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模式与政策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9 陈颐;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10 蒋慧敏;大学科技园的理论与实践探讨[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479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3479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3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