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基于发展的贫穷观:东西部社会救助基层服务能力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09 08:19
【摘要】:在新贫穷理论视角下,政府保障弱势社群基本生活的责任底线也在提高,社会救助制度的内容不断扩展。然而,作为政策执行者的基层部门,其服务能力与日益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相比,还存在一定的不适应,处于明显的"福利非均衡"状态。本研究基于东西部4县调查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东部地区虽然在救助对象人数上少于西部,但是反常识的是在供给层面的实际工作经费(非项目经费)、工作人员工作荷载(每一个工作人员对应的低保对象)、工资待遇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却低于西部。然而,东部地区较低的基层服务能力却被社会救助制度创新与发展所掩盖。本研究综合量化与质化的研究结果,揭示了东部地区制度发展与人力资源、组织机制等支撑体系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处于县区级与村/社区级之间的镇/街道级组织的服务能力最为薄弱。因此,要想加强社会救助服务能力建设,一方面需要优化地区间资源配置,依据能级对应理论改革基层组织;另一方面需要整合外部社会资源,依托社区能力建设,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的"借力"功能,以缓解政府为建构责任底线而产生的压力。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poverty theory, the bottom line of the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the basic life of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is also increasing, and the content of the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is expanding. However, as the policy executor, the service capacity of the grass-roots department is still not adapted to the increasingly perfect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and it is in a state of "welfare disequilibrium".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urvey data of the four counties in the east and the west, it is found that although the number of the aid recipients in the eastern region is less than that in the western region, what is contrary to common sense is the actual work expenses (non-project funds) in the supply level. The working load of the staff (the minimum living standard for each staff member) and the salary a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west. However, the lower basic-level service capacity in the eastern region is masked by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Based on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ults, this study reveals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eastern region and the supporting systems of human resources, organizational mechanisms, etc. In particular, the service capacity of the town / street level organizations located between the county level and the village / community level is the weakest. Therefore,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capacity construction of social assistance services, on the one hand, 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mong regions, and to reform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energy level correspondence;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external social resources, rel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capacity, and play the "borrowing" function of social power participation,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pressure generated by the government to construct the bottom line of responsibility.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民政部委托项目“社会救助基层服务能力建设研究”(MSJ13-ZH01)资助
【分类号】:D63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周沛;陈静;;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景天魁;;创新福利模式 优化社会管理[J];社会学研究;2012年04期

3 何文炯;;中国社会保障发展与展望[J];社会保障研究;2013年01期

4 王思斌;;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救助制度之发展[J];文史哲;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莉莉;;北京与台湾社会救助之比较[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2 钟一彪;;社会工作视野下的贫困大学生资助绩效评估[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12期

3 王磊;王爱华;;社会救助制度问题与对策探讨[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09期

4 高灵芝;杨洪斌;;个案管理应用于社会救助的优势与思路[J];东岳论丛;2010年09期

5 成志刚;罗帅;;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困境与创新路径[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钟一彪;;社会工作视野下的贫困大学生资助绩效评估[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何yN;;失独者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构建[J];法制与社会;2013年15期

8 戚垠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财税法解读[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2期

9 孙如昕;;农村社会救助管理机制的现状及困境——以江苏省为例[J];北京农业;2014年03期

10 魏静;;中国医疗保障模式呈现的缺陷与解决方法的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爱华;;柔性低保:一个社会工作的视角[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梁德友;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骆勇;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城乡社保一体化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董文蕙;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赵新龙;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制度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苑梅;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王红兵;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仇志娟;公共治理视角下的灾残人口社会救助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9 张学浪;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10 赵海林;行政化到多元化:慈善组织运作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超;城市贫困夹心层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王远海;社会和谐视角下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郭向玲;社会救助视角下我国非公募基金会的运作发展[D];西北大学;2011年

4 黄岩;完善政府责任在社会救助制度设计中的路径选择[D];河南大学;2011年

5 马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的设计缺陷及改进途径[D];暨南大学;2011年

6 谷永跃;建国以来党的农村社会救助政策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7 谭宗耀;伦理视角下的我国农村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付睿;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实证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9 赵青山;农村社会救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10 宋震;政治合法性视角下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心;;低保未就业人员求职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城市问题;2007年07期

2 王思斌;;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城乡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J];河北学刊;2006年01期

3 Q鞲,

本文编号:2418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418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a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