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中国支持型社会组织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25 14:42
【摘要】:支持型社会组织主要是为那些直接面向和服务于社会公众的、一线的操作型社会组织提供支持与服务的一类社会组织。将中国支持型社会组织发展作为研究主题,对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内涵、特征、角色定位、生发的理论渊源和现实背景、总体规模、具体类别、活动方式、生存状态、功能呈现、发展模式、运作机制、存在问题、经验借鉴、对策建议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可以形成对中国支持型社会组织的整体认识和系统把握,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是对该领域的研究所做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基于中国支持型社会组织发展的困境与问题,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支持型社会组织发展的经验,提出扶持、促进和规范中国支持型社会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这必将加深实际部门和管理部门对中国该类组织的认识和理解,在为中国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谋略的同时,也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和参照。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类别,支持型社会组织既具有各类社会组织共有的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组织性、志愿性、公益性或互益性等属性和特征,又具有合法性、权威性、整合性、代表性和优势性等不同于其它社会组织的个性特征。在社会治理中,支持型社会组织应当充当支持平台、部门桥梁及行业引领三种角色,从而服务于中小型和草根社会组织发展,促进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业及自身之间合作,引领和规范社会组织行业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学、经济学及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视角,从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中国特色社会建设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社会分工理论以及社会资本理论等来看,支持型社会组织的生发有其深刻的理论渊源。从社会治理的现实背景看,中国支持型社会组织发展离不开政治与社会体制改革所创设的广阔空间以及社会组织培育和管理方式创新所提供的强劲动力,同时也是回应草根社会组织资源依赖形成的现实需求以及顺应社会组织内部结构优化必然趋势的结果。中国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萌芽、起步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支持型社会组织发展状况较好。根据支持型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内容的不同侧重点,可将中国支持型社会组织发展分为资源供给类、专业服务类、行业发展类和综合管理类等实践形态。尽管支持型社会组织在中国发展历史不长,但在实践中,其协助社会组织领域党建、孵化培育大量社会组织、承接政府公共服务项目、推进社会组织行业自律等功能己经呈现出来。以政府在支持型社会组织生成过程中的作用为切入点,可将中国支持型社会组织总结归纳为政府主导型、社会主导型与政社合作型三种典型的发展模式,这三种发展模式下的组织独立程度、资金来源、专业水平及组织功能等方面有所差异。支持型社会组织运作离不开组织孵化机制、能力建设机制及公益创投机制等核心机制的保障。从制度、行政化、能力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可发现中国不同类别的支持型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的困境与问题。在制度方面,中国支持型社会组织既面临完备的社会组织扶持政策体系尚未建立、社会组织法律保障制度不到位以及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过于严格等宏观制度层面的问题,也存在政府扶持政策的缺乏与不公、草根社会组织登记备案制度不完善、组织机构标准化程度低、组织绩效评价与考核制度缺乏等微观制度层面的问题;从行政化程度考察,支持型社会组织在产生方式、领导成员构成、主要资金来源、组织内外部管理以及具体运作过程等方面行政化特征明显;从能力方面来看,支持型社会组织既有规范管理程度不够、筹募资源能力不足、人力资源匮乏等内部治理能力欠缺问题,也有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服务匹配程度偏低、服务定位不够精准、服务绩效难以保证等外部服务能力不足问题。通过资料收集和文本研究,以国外尤其是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支持型组织为研究对象,对典型支持型组织及其活动案例进行整理分析,重点分析这些国家支持型组织的发展概况、组织类型、价值与贡献、治理结构、资金来源等方面,从中挖掘支持型组织发展的经验、教训与启示,为进一步提出推进中国支持型社会组织发展的策略与路径奠定基础。研究发现,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支持型社会组织发展历程较长,组织类型多样,并呈现伞形的组织联盟、多元的资金来源、完善的治理结构、强大的支持功能等特点,这为中国该类组织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提供了较强的启示意义。针对中国支持型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及问题,在借鉴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支持型社会组织发展与治理经验的基础上,要促进中国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发展,必须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支持型社会组织相关制度体系、促进社会主导的支持型社会组织的法人化、构建支持型社会组织的扶持政策等来优化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发展环境;通过改革相关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推进中国群团组织的转型、约束党政机关创建社会组织行为、坚守组织的使命和价值观、减少具体运作过程中的行政化等途径推进支持型社会组织去行政化进程;通过完善组织治理结构、开拓资金来源渠道、加强内部科学管理、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来改善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内部治理;通过明确和坚持“服务为本”的理念、顺应专业化发展趋势、提高服务专业化水平、形成社会组织网络联盟等来提升支持型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通过加强社会监督、推进信息披露以及开展绩效评价来强化对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外部监管。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仁显;彭丰民;;公益型社会组织孵化的厦门模式——基于对“新厦门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2 田凯;;发展与控制之间:中国政府部门管理社会组织的策略变革[J];河北学刊;2016年02期

3 谢菊;杨伟伟;;社会组织去行政化研究的文献统计分析——以2005至2014年CNKI中文文献为样本[J];中国行政管理;2016年02期

4 程熙;张博;;枢纽型治理: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组织的领导[J];理论月刊;2015年10期

5 张海;;我国社会组织培育模式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J];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10期

6 孙晋;;建设枢纽型社会组织:中国工会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挑战[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7 黄晓春;;当代中国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与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09期

8 马庆钰;贾西津;;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方向与未来趋势[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9 石晓天;;工会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现状及其反思——以广东省为例[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10 王杨;邓国胜;;社会资本视角下青年社会组织培育的逻辑[J];中国青年研究;2015年07期



本文编号:2447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447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3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