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提高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研究——基于苏州市就业和工资收入情况的调查

发布时间:2020-02-14 03:49
【摘要】:通过调查和分析苏州市就业和工资收入情况,制约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因素可归纳为:就业结构上,从事低工资收入水平传统行业的人员比重较大;高工资收入的人才群体仅占30%;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指导线和工资指导价位调控作用有限;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待遇水平有待提高。因此,为提高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应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城乡一体化就业、建设创业型城市、开发引进人才的步伐,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创业带动就业、改善人力资源结构等方面增加工资性收入。同时,还应加快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以及社会保障待遇调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J];四川政报;2000年35期

2 吴思思;;工资集体协商,不是不可以[J];就业与保障;2008年11期

3 土土;;《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发布[J];四川监察;2001年03期

4 ;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J];黑龙江政报;2001年04期

5 ;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J];湖北政报;2001年Z1期

6 ;工资集体协商[J];杭州通讯(生活品质版);2007年S1期

7 淘沙;向罗勇;;要约在九月——写在湖北省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推进会上[J];工友;2008年12期

8 ;全总要求全面推行集体合同制[J];刊授党校;2010年08期

9 本刊编辑部;曹千里;越孟玫;;通往公平的路还有多长——2010:关于工资集体协商问题的多角透视[J];当代劳模;2010年02期

10 马宇;江秀辉;;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工资性收入分配的影响[J];时代金融;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爽;;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看行业间收入分配的不公平[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德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动因分析和思考[A];上海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中国发展道路”理论研讨征文集[C];2011年

3 王鹏;;第一章 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之一:增加劳动者工资[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4 陈诗达;;集体合同制度对劳动关系的影响[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5 蒋莉莉;;贵州省“十二五”期间农民就业形势展望[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6 陈诗达;;收入分配制度对劳动关系的影响[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7 郭铁民;;就业状态与农民增收[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8 陈诗达;;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劳动关系稳定的政策建议[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9 陈诗达;;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的创新举措[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10 张智勇;;低廉工资、最低工资立法与农民工就业[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彭冰 通讯员 王丹;工资集体协商写进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N];工人日报;2011年

2 记者 党淑琴;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有序开展[N];延边日报;2008年

3 曾志杨;工资集体协商能让职工涨工资吗?[N];新农村商报;2010年

4 王莹;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势在必行[N];工人日报;2010年

5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 马小丽;应有多种工资集体协商模式供选择[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张岳;工资集体协商为何“推进难”[N];安徽日报;2011年

7 李建;开展工资集体协商需把握六原则[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7年

8 记者 王伟 特约通讯员 刘业林;镇江工资协商指导员交流协商技巧[N];工人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伟;“要把工资集体协商作为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重要载体”[N];工人日报;2011年

10 记者 陈晓燕邋通讯员 曹慧芳;唐山全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N];工人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姗姗;中国工资调整指数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2 祁好英;收入分配与金融结构:来自中国和美国的实证(1978~2007)[D];武汉大学;2010年

3 赵洪山;我国劳动者报酬份额变动趋势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4 吴江;劳动收入份额、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D];湖南大学;2011年

5 何锡江;澳门最低工资测算模型及决策支持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朱云章;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赵海;人力资本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马骊;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行业收入差距统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9 李红涛;劳资关系调整对就业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10 王阳;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思;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制度创新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2 温济东;最低工资制度对我国农民工就业与收入分配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衣庆金;工资集体协商的经济效应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刘静;石家庄市工资集体协商现状与完善对策[D];天津大学;2010年

5 黄超;工资集体协商的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周通;工资集体协商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7 宋莹;工资集体协商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8 练良火;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谭新华;河北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杨海军;天津市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推进与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79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579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7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