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3 08:50
【摘要】:当前,党和国家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随着国家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举措的实施,以人和人类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创新发展不断受到重视,高校作为学科发展的主要载体,其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创新发展缺乏重视,还未形成被认可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因此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国各省(市)(包括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基础理论研究。在对国内外学科创新及创新能力相关研究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界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具体内涵,然后根据创新、创新能力、学科创新以及学科创新能力评价等相关理论归纳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能力评价机制的理论基础,从而指导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和数据实证研究。第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对已有研究理论进行分析总结,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包括人力资源、经费课题以及科研成果三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根据评价指标设计的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和系统性原则,对评价指标进行确立,量化数据通过国家社科网站发布的2011-2016年中国各省(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统计摘要,研究数据具有客观性。第三,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各省(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提取主成分并进行方差贡献率分析,取主成分的贡献率作为指标权重进行加权计算,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分别从时间、空间、投入与产出等角度,运用数据可视化图表对中国各省(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能力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第四,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我国各省(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能力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区域间差异明显、地区辐射能力不足、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不强、学科发展缺乏长效机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应对措施: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增强优势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健全科研成果转化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明确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社会意义,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地区间均衡发展,鼓励产学研结合发展,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
【图文】:
图 1-1 研究思路图1.4 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归纳研究,了解国内外学科创新的研究现状,采用聚类分析法归纳国内外学科创新研究的主题,从而了解其研究热点、研究趋势等。(2)主成分分析法:主要是对数据的降维,将大量数据的多个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对其提取主成分,这些主成分能反映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本文中对 16 个评价指标进行 4 个主成分提取并进行分析,提取特征值进行赋值计算,,最后得出综合创新能力得分。(3)比较研究法:文章对中国各省市地区间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科创新能力的相似性和相异性进行研究判断,探究其存在异同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1.5 研究内容
图 4-1 中国各省市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综合得分情况图如图 4-1 显示了 2011-2016 年各省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能力得分变化情况,反映出各省市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首先从整体上来看 2011-2016 年大部分省市的创新能力随时间变化的发展趋势相对稳定,各省市排名分布也未见较大变化。北京市长期处于科研创新能力的领先位置,而且与其他省份之间的差距较大,不过从整体上来看北京市与其他省份之间的科研创新能力在不断缩小,其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近几年有所下降。除了北京以外创新能力较高的省市依次是是江苏、广东、浙江、上海、湖北,其综合得分排名虽有所浮动,但整体水平仍领先其他省市地区。其中河北和福建地区的创新能力得分不断提高,由负值变化为正值,进步明显;河南、安徽、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区创新能力得分忽高忽低,发展波动较大;福建省及部分中西部省份例如陕西、云南、甘肃、贵州、江西等地区创新能力综合得分低于以上地区且排名变化情况较不稳定,内蒙古、新疆、海南、宁夏、青海、西藏等地区创新能力为负值,明显
【学位授予单位】:新乡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44
【图文】:
图 1-1 研究思路图1.4 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归纳研究,了解国内外学科创新的研究现状,采用聚类分析法归纳国内外学科创新研究的主题,从而了解其研究热点、研究趋势等。(2)主成分分析法:主要是对数据的降维,将大量数据的多个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对其提取主成分,这些主成分能反映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本文中对 16 个评价指标进行 4 个主成分提取并进行分析,提取特征值进行赋值计算,,最后得出综合创新能力得分。(3)比较研究法:文章对中国各省市地区间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科创新能力的相似性和相异性进行研究判断,探究其存在异同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1.5 研究内容
图 4-1 中国各省市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综合得分情况图如图 4-1 显示了 2011-2016 年各省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能力得分变化情况,反映出各省市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首先从整体上来看 2011-2016 年大部分省市的创新能力随时间变化的发展趋势相对稳定,各省市排名分布也未见较大变化。北京市长期处于科研创新能力的领先位置,而且与其他省份之间的差距较大,不过从整体上来看北京市与其他省份之间的科研创新能力在不断缩小,其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近几年有所下降。除了北京以外创新能力较高的省市依次是是江苏、广东、浙江、上海、湖北,其综合得分排名虽有所浮动,但整体水平仍领先其他省市地区。其中河北和福建地区的创新能力得分不断提高,由负值变化为正值,进步明显;河南、安徽、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区创新能力得分忽高忽低,发展波动较大;福建省及部分中西部省份例如陕西、云南、甘肃、贵州、江西等地区创新能力综合得分低于以上地区且排名变化情况较不稳定,内蒙古、新疆、海南、宁夏、青海、西藏等地区创新能力为负值,明显
【学位授予单位】:新乡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赞;孔祥浩;魏静;;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创新能力聚类分析——以36所“985”工程高校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23期
2 张茂林;杨生华;;高校人文社科创新能力与其科研投入的关系实证研究[J];理论观察;2014年07期
3 杨建林;邓三鸿;;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J];情报科学;2013年09期
4 张]NU
本文编号:2596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596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