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科技人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9 21:36
【摘要】:科技人才是指具有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具备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从事科学技术创新活动,对科学技术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劳动者。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依靠“人口红利”与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慢慢转变成以创新要素驱动的新模式。科技人才作为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科技人才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集聚能提高区域内的劳动生产效率,推动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正向促进作用。本文通过搜集中国2004年-2016年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研究科技人才集聚水平、区域特征以及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科技人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文献,概括了现有的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然后从理论上分析科技人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效应、溢出效应及其影响机制。接下来对科技人才的概念进行界定,建立科技人才集聚的评价指标,根据科技人才的规模、密度、强度与潜力测算各省市科技人才集聚水平的综合得分,分析我国科技人才集聚的区域特征。最后使用动态面板的差分矩估计法与系统矩估计法定量分析我国科技人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将全国分成东中西三个区域,分析科技人才集聚水平在不同区域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科技人才集聚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科技人才集聚水平的提升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在分区域实证研究中发现,只有东部地区的科技人才集聚水平提升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中西部地区由于科技人才集聚水平过低,人才集聚效应不明显,没有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影响。这说明科技人才集聚水平需要达到一定阈值才能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推动作用,中西部地区科技人才集聚水平亟待提升。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121.3;C964.2
【图文】:

科技人才


根据科技人才的规模、密度、强度与潜力测算各省市科技平的综合得分,并进一步分析我国科技人才集聚的区域特征。科技人才集聚水平的评价指标 科技人才概念的界定于我国科技人才的统计指标主要有三类,一是将大专以上学历的劳技人才,这种按学历标准划分的统计方式与科技人才实际储备量最为视了科技人才的职业技能水平差异,也体现不了科技人才的研发强度认为科技人才即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这种划分方式从了科技人才与科技活动人员,将科技人才的应有总量缩小至研发创新实际科技人才总数相差较大;三是认为科技人才就是科学精英,是备高级职称的工程师与科学家,这种衡量方式过分强调少数科学精英了其他科技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科量、科技领域雇佣人数、实际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以及 R&D 人员的相定如图 3.1 所示。

人才规模,科技人才,海南,统计年鉴


2008 年起,东中增长逐渐转变为高速上升,科技 东中西部地区科技人才总量料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68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疆广西内蒙古2006 2007 2008 2013 2014 2015 0 7 2 0 0 8 2 0 0 9 2 0 1 0 2 0 1 1 2 0 1 2 2 0 1 3 东 中 西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伟杰;王馨;;辽宁自贸区建设的人才集聚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20年01期

2 刘海波;邢贺超;;人才集聚效应背景下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6期

3 赵青霞;赖志花;;科技人才集聚:一个文献综述[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9年03期

4 袁兴国;;区域人才集聚与活力激发的路径探析[J];中国人事科学;2019年07期

5 谢非;聂宇贤;;人才集聚对金融业发展的机理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18年01期

6 王勇;;人才集聚研究综述[J];成才之路;2013年24期

7 赵葳;;发达国家人才集聚模式的经验与启示[J];决策探索(下);2018年11期

8 瞿群臻;张雅娟;;长三角海洋物流业人才集聚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年11期

9 宋万杰;刘慧;张月;;河北省人才集聚环境及集聚机制研究[J];河北企业;2017年03期

10 季小立;浦玉忠;;产业创新背景下区域人才集聚效应及管理跟进——以江苏为例[J];现代经济探讨;201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凌晖;;高校人才集聚的绩效评价——五所“985”高校人才集聚指数之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张燕;;论我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经验及启示[A];中国企业运筹学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3 冯艳英;;森林廊坊建设与疏解首都功能的关系研究[A];建设廊坊平原森林城市——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涵养区[C];2014年

4 朱咏;黄苏萍;;高铁和同城化背景下浙江文化创意创业人才集聚的机遇与对策[A];浙商研究2011[C];2011年

5 ;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A];专家天地(2016年第二期 总第二十四期)[C];2016年

6 陈建安;李燕萍;毛冠凤;;产业集群区的人才集聚现象理论诠释[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7 杨东才;;浅谈军医大学创新型人才建设新议[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8 李毓矩;;集聚各类人才服务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陈秋英;;创意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基本策略[A];两岸创意经济研究报告(2018)[C];2018年

10 苏志加;刘啸霆;;集聚海外人才的软环境创新研究[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原蔚;针对性引导人才集聚[N];山西日报;2019年

2 记者 胡李美;加快产业和人才集聚 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N];池州日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蔡晓华 陈曦;创造人才集聚新优势 增强发展核心竞争力 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N];凉山日报(汉);2019年

4 记者 李善财;加快创新创业人才集聚[N];赣南日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郝彦丰;紧紧围绕科创新城发展定位 全力打造榆林人才集聚洼地[N];榆林日报;2020年

6 吴仕平;着力构建人才集聚的“强磁场”[N];芜湖日报;2019年

7 通讯员 昝开;房县人才集聚工程激活乡村发展[N];十堰日报;2019年

8 记者 乔磊晶;巴林左旗筑巢引凤 打造契丹辽文化人才集聚升级版[N];赤峰日报;2019年

9 记者 陈欣琪;搭建平台助推产业发展人才集聚[N];汕头日报;2019年

10 记者 肖开刚 通讯员 刘艳冰;人才集聚得越多 发展底气就越足[N];江门日报;202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芝;我国科技人才集聚机理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王世杰;战略新兴产业科技人才集聚与内育双螺旋耦合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3 刘林;高等教育与人才集聚两种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共轭驱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4 王东;农村发达地区人才集聚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陈学中;基于多主体系统的人才集聚和组织起源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张樨樨;我国人才集聚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潇雅;云南省人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9年

2 任远;河南省政府推动人才集聚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9年

3 郭学敏;科技人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4 边之灵;区域科技人才集聚对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影响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5 董淑太;区域人才集聚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6 赵坤;“双一流”背景下高校人才集聚与区域高技术产业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7 徐东明;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人才集聚策略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

8 李梦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高科技人才集聚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8年

9 胡丽娜;都市圈中心城市人才集聚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9年

10 韩佳璇;科技人才集聚对中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87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787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6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