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福州市马尾区物联网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管理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7 15:11
   “信息化”与“智能化”给物联网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产业的升级转型对物联网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国家不断增加物联网产业高层次人才教育资源投入的政策指引下,企业也开始着手加大继续教育与培训的投入以优化其内部人才结构。工程技术人员是物联网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物联网企业对提升其工程技术员工队伍能力水平的管理尤为重要。而如何管理其工程技术人员队伍、如何通过改革继续教育与培训以优化企业人才梯队,是关乎增强其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议题。本研究在明确了核心概念和我国物联网产业整体特点基础上,以物联网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管理为研究对象,重点对福州市马尾区三家具有代表性的物联网企业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调研数据显示,当前物联网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与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且物联网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与培训存在着轻视人才开放与储备的培训管理理念、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不匹配、培训质量评估制度缺位等问题。本研究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理论依据,构建出由企业常规性培训方案为主导,企业内“全员导师型”、企业间“集群型”和校企协同“前置性实践型”共同作用的符合物联网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的综合培训管理模式。最后提出一种内外互联、持续推进,适用于新兴物联网产业和工程领域的综合培训管理模式。同时,重点从内部的人力、财力、机构以及外部的政府、同行业、高校、国际资源七个方面提出了推进物联网企业培训综合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策略。
【学位单位】:福建工程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49;F272.92
【部分图文】:

市场规模


近年来蓬勃兴起的物联网正是由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共同构成的庞大而复杂的社会信息系统,涵盖了计算机技术、电子科技、信息技术、通信工程技术、控制技术等多种工程与技术,具有很强的集成性和交叉性。而正在经历的物联网产业变革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和交叉应用,未来物联网产业的工程技术是一项颠覆性技术,它的创新与应用,带来了产品设备大面积更新换代,产业链形态发生根本性变化。当前,物联网产业链呈现出由“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组成的“五层一体”阶梯链结构。截至 2017 年底,国内物联网产业规模预计为 13500 亿元(如图 1-1),其中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以及应用层分别占比 30%、23.2%、32.3%、37.0%和 4.5%[1]。可见,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参与的企业是整个产业中竞争最为激烈的,其核心产业包括信息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三大部分。因此,物联网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数据处理能力、数理基础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交叉学科能力、分析解决能力等尤为关键。

研究思路


8图 1-1 研究思路图本研究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针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基础问题进行阐述。第六章为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其余的第二章到第五章体现了具体的研究思路与内容,具体如下:第二章本着提出问题的目的,围绕管理模式与物联网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培训

企业培训,代表性,方式


图 2-1 51 家代表性物联网企业培训方式从马尾区来看,区内物联网企业的迅速壮大,使得相关产业人才备受关注。联合调研组统计数据表明,区内物联网企业目前应用型技能人才需求量约在 660余人,其中大型企业需求 380 人,占比 57.6%;研发型人才需求量大约在 830 余人,其中大型企业需求 520 人,占比 62.7%。参与调查的企业在近三年物联网工程技术人才缺口总数达 3849 人。同时,代表性物联网企业纷纷反映,福州市的教育发展水平和人才集聚情况均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特别是具有综合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并具备相关工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奇缺,部分企业甚至为了招揽到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将企业内的一些研发中心外迁至一线城市,如厦门、广州、上海等地[31]。尽管当前马尾区物联网基地中聚集了一批由“两院”院士和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所领衔的物联网高端人才,但整体上看,仍然缺乏人才培训平台,已有的工程技术人员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物联网作为一类知识密集型产业,对高尖端人才需求量大,福州市除福州大学外,其他高校在物联网相关学科上与国内顶尖高校相比差距较大;缺乏物联网人才交流培养的服务平台,行业从业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博;张吉辉;程涛;;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互联网+”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办公自动化;2015年24期

2 孙振良;;我国继续教育发展存在的误区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年13期

3 吴月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报告[J];科技经济市场;2015年02期

4 张羽;史安璐;;工程师继续工程教育对其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5 强苑莹;于海龙;;美国企业大学教育培训模式发展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6 万军梅;唐锋;;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企业参与培训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3年18期

7 陈进;蒋欣莹;;基于移动学习的企业培训管理模式变革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年05期

8 邬贺铨;;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求是;2013年04期

9 王然;王毅;;对我国继续工程教育政策的研究与建议[J];成人教育;2013年02期

10 孔德丰;刘凤存;;近十年我国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模式研究综述[J];职教通讯;2012年3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广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陈邦峰;企业继续教育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妍;发达国家继续教育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D];山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44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844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6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