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阳东农商银行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9 00:01
农村商业银行是属于我国地方性银行,由农信社改制而来。而对于大部分的农村商业银行来说,落后的人力资源模式已经无法跟上近年来的银行改制而产生的业务规模的扩大化,考核不断多元化的需求。所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又或是要实现商业银行经营战略,都需要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笔者以广东阳东农商银行作为重点切入对象,在对阳东农商银行日常具体参数的分析中,由此得出日常人力资源考核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关系着农商银行本体的发展趋势。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对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相关的背景等进行论述。第二章是论文涉及相关的人力资源理论,主要涉及到关于绩效考核的定义和绩效考核体系的概念和内容,还有相关的人力资本理论。第三章内容主要是阳东农商银行的基本情况和人力资源状况和目前实施的绩效考核。第四章内容主要涵盖了阳东农商银行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第五章给出了优化广东阳东农商银行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议。第六章是绩效考评的实施后的评估,最后总结出良好的绩效考核体系有助农商行建立与维持竞争优势的地位。第七章是研究结论与展望。本文研究表明:目前的主要情况及问题是阳东农商行改制以来的绩效考核的实施情况不如人意,基层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与预期不符;针对现有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通过分析其中具体的原因,发现绩效体系在设定的时候未能联系实际,出现了偏差,且农商行本身的文化氛围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成长性影响很大,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绩效优化方案,提出优化原有绩效考核体系,与农商行人力战略相挂钩的清晰、客观有效的绩效考核计划,除了从财务、运营指标方面关注企业考核指标之外,还要关注员工的培训、成长方面,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为保障优化后的绩效保障措施的落实,不仅仅需要农商行人力资源部从每月的绩效考核反馈中时刻关注,也要农商行的管理层在推动绩效考核中给予的支持。本文提出的关于阳东农商银行绩效考核体系的优化研究有利于传统商业银行,尤其是农商银行未来的发展。农商银行长期立足于农村金融市场,在发展上拥有本土化优势,经历过改制以后,原本的绩效考核方案未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制定实施过程中显得太过于僵化。从营运层面上看,不能如期达成经营的业绩目标;从员工层面上来看,也不利于他们的学习成长,这样对农商行的发展起着阻滞作用。通过优化绩效考核体系来匹配企业的战略,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高企业的经营目标,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积极性,有利于企业在达成自身经营目标的同时,兼顾了人才培养发展和顾客满意。
【学位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272.92;F832.35
【部分图文】:
把企业文化认知为一个内部环境因素,此时它即是这个企业的心理以及社会倾向。工敬业度的含义是对企业的投入,是基于知识、情感层面的。阳东农商在业务上更多的是强调普惠金融、帮助三农以及中小企业者,这些都是对发展,对员工更多的是要求强调风险控制、推行新服务、树立新品牌形象,但是这些略目标未与员工的个人发展联系起来,使得员工对阳东农商的发展理念缺乏认同感,多高层认为的活动在推行过程中并未得到员工的共鸣,表现为敷衍了事,工作服务并得到很多的提升和认同,2.4 缺乏相应的培训体系“培训”注重企业实时或短期的需要,即学即用,使个人获得工作上的专业知识和术,以改善员工目前的工作效率,或增进工作能力以适应新的产品、工作程序、政策标准等,目标较具体。教导员工使用新版本网络课程,便是培训的常见例子。“教育”针对企业在可见未来的需要,长期培育所需的人才,充实个人的普及性和专业性知识,激发或提升个人的潜能。教育的目标要配合企业未来的工作规划,或日后员工在担任工作、新职位时所需的视野、观念、专业知识和技能。员工、工作及企业在培训中的关系如下图: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75558
【学位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272.92;F832.35
【部分图文】:
把企业文化认知为一个内部环境因素,此时它即是这个企业的心理以及社会倾向。工敬业度的含义是对企业的投入,是基于知识、情感层面的。阳东农商在业务上更多的是强调普惠金融、帮助三农以及中小企业者,这些都是对发展,对员工更多的是要求强调风险控制、推行新服务、树立新品牌形象,但是这些略目标未与员工的个人发展联系起来,使得员工对阳东农商的发展理念缺乏认同感,多高层认为的活动在推行过程中并未得到员工的共鸣,表现为敷衍了事,工作服务并得到很多的提升和认同,2.4 缺乏相应的培训体系“培训”注重企业实时或短期的需要,即学即用,使个人获得工作上的专业知识和术,以改善员工目前的工作效率,或增进工作能力以适应新的产品、工作程序、政策标准等,目标较具体。教导员工使用新版本网络课程,便是培训的常见例子。“教育”针对企业在可见未来的需要,长期培育所需的人才,充实个人的普及性和专业性知识,激发或提升个人的潜能。教育的目标要配合企业未来的工作规划,或日后员工在担任工作、新职位时所需的视野、观念、专业知识和技能。员工、工作及企业在培训中的关系如下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姚文韵;;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与绩效关系研究[J];上海金融;2012年12期
2 周景辉;谷建斌;;浅析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改革中的绩效考核[J];河北金融;2011年11期
3 褚保金;张兰;王娟;;中国农村信用社运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苏北地区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01期
本文编号:28755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875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