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能力评价模型构建——基于广东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12-13 23:39
  从广东省内各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供给与发展运行全视角出发,综合考虑服务潜力和现有水平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权法的TOPSIS综合评价方法构建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能力评价模型,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验证评价模型的合理性,确定关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2010—2018年间广东省内各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科技服务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区域发展不均衡,珠三角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科技服务能力遥遥领先于粤东西北地区;企业服务能力、人力资源、科技创新资源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能力影响相对显著。 

【文章来源】:科技管理研究. 2020年16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能力评价模型构建——基于广东的思考


广东省内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能力评分的年度分布

区域生产力,科技服务,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


为衡量广东省各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能力的差异状况,本研究基于2018年相关数据,同样运用上述评价模型对各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科技服务能力进行测度。测度结果为:珠三角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能力评分为10,远高于粤东、西、北地区的0.39、0.38、1.46(见图2),可知珠三角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科技服务能力远大于粤东西北地区,发展差距明显,特别是在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和在岗职工规模方面显著地体现出了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如图3所示,2018年珠三角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为53家,高于粤东(11家)、粤西(11家)、粤北(32家)地区,珠三角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岗职工总数为3 137人,是粤东、西、北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职工总和的10倍。因此,广东省内生产力促进中心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相对于珠三角地区,粤东西北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规模普遍较小、在岗职工数量少,综合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图3 2018年广东省各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机构数和在岗职工数

区域生产力,科技服务,广东省,职工


2018年广东省各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机构数和在岗职工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北老工业基地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J]. 高洋,叶丹,张迪宣,杨义兵.  科学学研究. 2019(07)
[2]科技服务模式创新探究——以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进园区为例[J]. 陈娟.  江苏科技信息. 2018(18)
[3]基于组合赋权与规则的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综合绩效评价研究——以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为例[J]. 李佳,王宏起,李玥,王昉.  情报杂志. 2018(08)
[4]广东专业镇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战略SWOT研究[J]. 周宇英.  科技管理研究. 2017(18)
[5]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绩效评价研究[J]. 陈丽娜,司海平,方沩,曹永生.  科技管理研究. 2016(18)
[6]基于SWOT分析的广东省生产力服务体系发展战略[J]. 张寒旭.  科技管理研究. 2016(13)
[7]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动力机制的比较研究——兼论非营利性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路径[J]. 赵静,薛强.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06)
[8]事业类生产力促进中心绩效评价实证研究——基于灰色定权及聚类分析方法[J]. 薛强,赵静.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9]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效率区域差异分析[J]. 张明,刘春晓.  科技管理研究. 2013(21)
[10]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服务模式及创新研究[J]. 薛强,赵静.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0)



本文编号:29153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9153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9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